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赵孟坚的《必大弟赴新城簿》 全文: 乃翁换官班,几郁青云志。 晚以身徇国,而得禄及嗣。 妙年当朊仕,应识珍重此。 簿领职任轻,正合亲文史。 东安吾旧游,山水清且美。 编户虽不稠,而亦有文士。 择友如择木,所贵高於已。 游观固有时,要在不逾礼。 饮爵不过三,马向垣涂履。 幕府傥留连,谨仰如处子。 切勿事轩昂,攻者蠭蝟起。 我已惯尝此,说病乃真意。 第守谦谦心,由天工处置。 命透如春回,不压重石底。 尔祖积善在,造物报必侈。 以我苦涩词,普告兄与弟。 莫怪欠夸谀,食橄有回味。 谓余言不信,识者试质以。
名句书法欣赏 谓余言不信,识者试质以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余言(1).谓未尽的话语。《史记·白起王翦列传》:“ 秦昭王 与 应侯 羣臣议曰:‘ 白起 之迁,其意尚怏怏不服,有餘言。’ 秦王 乃使使者赐之剑,自裁。” (2).其他的话;别的话。《梁书·王亮传》:“ 高祖 变色曰:‘卿可更餘言。’ 縝 ( 范縝 )固执不已, 高祖 不悦。” 不信(1).不相信。《书·汤誓》:“尔无不信,朕不食言。” 孔颖达 疏:“汝无得不信我语。” 宋 曾巩 《南湖行》之一:“生长江湖乐卑湿,不信中州天气和。” 元 关汉卿 《救风尘》第二折:“不信好人言,必有悽惶事。” (2).不诚实;不信实。《诗·小雅·苍伯》:“慎尔言也,谓尔不信。”《史记·穰侯列传》:“夫 三晋 之相与也, 秦 之深讎也。百相背也,百相欺也,不为不信,不为无行。” (3).犹言难道。《水浒传》第六回:“胡説!这等一个大去处,不信没斋粮?” 识者有见识的人。《汉书·师丹传》:“京师识者咸以为宜復 丹 邑爵,使奉朝请,四方所瞻卬也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识者,谓有识之人也。” 唐 杜甫 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诗:“且有元戎命,悲歌识者谁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杂谈小品文》:“这一层,却要读者有选择的眼光,也希望识者给相当的指点的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