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之望的《七夕》 全文:西风只繁暑,夜气初宜秋。
 所居稍虚豁,得以消我忧。
 独眠堂中央,一榻无衾裯。
 开轩敞南北,凉飚入翛翛。
 是日七月七,三星已西疏。
 残云不成雨,缥缈当空浮。
 云行忽中断,月彩烂不收。
 影落庭树间,枝叶如雕锼。
 草根有小虫,微吟作啾啾。
 岂复厌喧聒,更觉窗户幽。
 我欲终今夕,飞蚊不相谋。
 喧我复啮我,驱去嗟无由。
 但当我自屏,岂与汝辈仇。
 闭门归下帷,蝶梦寻庄周。
 
 参考注释枝叶(1) 枝条和树叶 那棵大树枝叶茂盛 (2) 比喻琐碎的言辞或情节 (3) 子孙 (4) 喻同宗旁支 强本干,弱枝叶 雕锼(1).雕刻。 唐 李商隐 《富平少侯》诗:“綵树转灯珠错落,绣檀廻枕玉雕鎪。” 宋 陈亮 《汉宫春》词:“随缘柳緑柳白,费尽雕鎪。” (2).刻意修饰文辞。 明 朱鼎 《玉镜台记·开场》:“古今词传,纷纷迭出、雕鎪矫揉,虫技轰轰。” 明 袁宏道 《湖上别同方子公赋》之五:“十年而一叶,枉自费雕鎪。” 郭绍虞 《中国文学批评史·近古期·北宋政治家的文论》:“就反对雕锼无用的文辞这一点讲,政治家和道学家、古文家都是一致的。” (3).犹琢磨。 彫鎪:1.雕刻,刻镂。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匪朴匪斵,去泰去甚,木无彫鎪,土无綈锦。” 张铣 注:“鎪,鏤也。” (2).引申指雕琢文字。 宋 苏辙 《次韵子瞻留别》之三:“彫鎪不遣治章句,烂漫先令饱文字。”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