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僦屋东瓯城,爽气挹西山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洪的《移居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僦屋租赁房屋。 唐 韩愈 《上考功崔虞部书》:“今所病者在於穷约,无僦屋赁僕之资,无緼袍糲食之给,驱马出门不知所之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奉和文潜赠无咎篇末多见及以既见君子云胡不喜为韵》:“ 张侯 窘炊玉,僦屋得空壚。”《明史·陈道亨传》:“遭母丧,家燬於火,僦屋以居。” 梁启超 《少年中国之说》:“彼老朽者何足道,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,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,如僦屋者然,彼明日将迁居他方,而我今日始入此室处。” 东瓯(1).古族名。越族的一支。相传为 越王 勾践 的后裔。分布在今 浙江省 南部 瓯江 、 灵江 流域。其首领 摇 助 汉 灭 项羽 ,受封为 东海王 ,因都 东瓯 (今 浙江省 温州市 ),俗称 东瓯王 。参阅《史记·东越列传》。 (2). 温州 及 浙江省 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。 东晋 时于此置 永嘉郡 , 隋 废, 唐 时曾复置。 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钧世》:“ 东甌 之木, 长洲 之林,梓豫虽多,而未可谓之为大厦之壮观,华屋之弘丽也。” 唐 杨炯 《唐恒州刺史建昌公王公神道碑》:“境接 东甌 ,地邻 南越 。” 唐 顾况 《永嘉》诗:“ 东甌 传旧俗,风日江边好。” (3).古星座名。《宋史·天文志四》:“东甌五星在翼南,蛮夷星也。”甌,亦作“ 区 ”。参阅《晋书·天文志上》。 爽气西山(1).西方的山。《易·随》:“王用享于西山。”引申为日入处。 汉 王粲 《从军诗》之三:“白日半西山,桑梓有餘暉。”《文选·李密<陈情事表>》:“但以 刘 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。” 李善 注引 扬雄 《反骚》:“临 汨罗 而自陨兮,恐日薄於西山。” (2).山名。指 首阳山 。在今 山西省 永济县 南。相传 伯夷 、 叔齐 隐居于此。 晋 陆机 《演连珠》之四八:“是以吞纵之彊不能反蹈海之志,漂櫓之威不能降 西山 之节。”参见“ 西山饿夫 ”。 (3).山名。在 江西省 新建县 西,一名 南昌山 ,即古 散原山 。 唐 王勃 《滕王阁序》:“画栋朝飞 南浦 云,珠帘暮捲 西山 雨。” (4).山名。在 四川省 北部,为 岷山 主峰。也称 雪岭 。 唐 李白 《思边》诗:“今岁何时妾忆君, 西山 白雪暗 秦 云。” 唐 杜甫 《野望》诗:“ 西山 白雪 三城 戍, 南浦 清江 万里桥 。” (5).山名。 北京市 西郊群山的总称。南起 拒马山 ,西北接 军都山 。有 百花山 、 灵山 、 妙峰山 、 香山 、 翠微山 、 卢师山 、 玉泉山 等峰,林泉清幽,为京郊名胜地。 (6).山名。在 云南省 昆明市 西南, 滇池 西岸,一称 睡佛山 。有 华亭寺 、 太华寺 、 三清阁 、 龙门 诸胜和 聂耳 墓、 李公朴 的衣冠冢。风景优美,有“睡美人”之称。 (7).山名。在 江苏省 吴县 西南,即 洞庭西山 ,古称 包山 ,为 太湖 中最大岛屿。有 缥缈峰 、 销夏湾 、 林屋洞 诸名胜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