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嫠妇不恤纬,杞国常忧天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普的《次答熊去非七夕遇雨见候》 全文: 参考注释嫠妇寡妇。《左传·昭公十九年》:“初, 莒 有妇人, 莒子 杀其夫,己为嫠妇。”《新唐书·南诏传》:“女、嫠妇与人乱,不禁,婚夕私相送。” 宋 苏轼 《前赤壁赋》:“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五》:“有嫠妇年未二十,惟一子,甫三四岁。家徒四壁,又鲜族属,乃议嫁。” 许杰 《邻居》三:“倚在门扇上凝思,正像一个思春的嫠妇。” 不恤<古> 不顾了 不恤人言 国常国家的典章、法规。《左传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毋或如 叔孙侨如 ,欲废国常,荡覆公室。”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肆与大夫觴饮,无忘国常。” 韦昭 注:“常,旧法。” 汉 荀悦 《申鉴·政体》:“惟察九风,以定国常。” 忧天担心天塌下来。喻多余的顾虑。亦以喻忧虑国家危亡。 宋 刘克庄 《沁园春·和林卿韵》词之二:“畴昔忧天,如今怀土,田舍鸡肥社酒香。” 清 方文 《移尊过万茂先兼悼苏武子》诗:“华髮萧疎将蹈海,朱颜憔悴为忧天。” 清 魏源 《<公羊春秋>论下》:“忧天悯人不得已之心,百世如将见之。” 清 黄遵宪 《述怀》诗:“时时发狂疾,痛洒忧天泪。”参见“ 杞人忧天 ”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