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一拳即是扶桑石,五鬣宁殊汉代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仁育宫颂言叠旧作岱庙诗韵·其一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一拳(1).一个拳头。多用以指体积小而形如拳头的物件。语出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夫山,一卷石之多。”卷,通“ 拳 ”。 唐 白居易 《太湖石记》:“三山五岳,百洞千壑,覼缕簇缩,尽在其中,百仞一拳,千里一瞬,坐而得之。” 清 黄景仁 《灵壁磬石歌》:“一拳把玩不忍释,悄思登 岱 临风吟。” (2).表数量。用于以拳头打人的动作。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那人也不回话,照面一拳。” 元 张国宾 《合汗衫》第一折:“我一时路见不平,将那年纪小的则一拳打杀了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三回:“扑的只一拳,正打在鼻子上,打得鲜血迸流。” 赵大年 《公主的女儿》二:“ 叶明珠 反而笑了起来,一笑解千愁。她使劲打了 张 一拳:‘那好办,开车,找爸爸去!’” (3).一宗,一注。 元 张国宾 《合汗衫》第二折:“我这一去,不得一拳儿买卖不回来。”《古今小说·宋四公大闹禁魂张》:“你见 白*虎桥 下大宅子,便是 钱大王 府,好一拳财!” (4).谓一把抓,掌握一切。 元 无名氏 《桃园结义》第一折:“凭着我这管刀笔,一拳为主,衙门中大小事务,都与我计较,全凭我做主。” 即是(1).如此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若有不即是者,天钧败之。” (2).就是。 晋 干宝 《搜神记》卷十六:“僕即是鬼,何以云无。” 明 王守仁 《传习录》卷中:“知之真切篤实处即是行,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。” 扶桑(1) 亦名朱槿,锦葵科植物。花冠大型,是著名观赏植物 (2) 神话中的树木名 汤谷上有扶桑,十日所浴。——《山海经·海外东经》。 郭璞注:“扶桑,木也。” 郝懿行笺疏:“扶当为榑。《说文》云:“榑桑,神木,日所出也。” (3)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 扶桑开朝晕,此高台端。——《文选·陆士衡·乐府·日出东南隅行》 行乎东极之外,经扶桑之中林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 (4) 传说中的东方海域的古国名,我国相沿以为日本的代称 扶又若荠。—— 王维《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·序》 扶桑正是秋光好,枫叶如丹照嫩寒。—— 鲁迅《送增田君归国》 赤县扶桑一衣带水。—— 郭沫若《沁园春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