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此是洗心真法乳,自当忧虑净消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御园雨泛(五月十七日)·其四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洗心(1).洗涤心胸。比喻除去恶念或杂念。《易·繫辞上》:“圣人以此洗心。”《艺文类聚》卷三十引 汉 董仲舒 《士不遇赋》:“退洗心而内讼,固亦未知其所从。” 唐 徐浩 《宝林寺作》诗:“洗心听经论,礼足蠲凶灾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洗句亭》诗:“洗句復洗句,洗句先洗心。” 梁启超 《澳亚归舟杂兴》诗之二:“盪胸海风和霞吸,洗心天乐带涛听。” (2).比喻改过自新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今臣之事,在於本朝,赐死则死,加刑则刑。如遂蒙恩,更得洗心,死骨不朽。”《旧唐书·僖宗纪》:“如 王仙芝 及诸贼头领能洗心悔过,散卒休兵,所在州府投降,便令具名闻奏,朝廷当议奬升。” 鲁迅 《书信集·致黎烈文》:“夜里又做一篇,原想嬉皮笑脸,而仍剑拔弩张,倘不洗心,殊难革面,真是呜呼噫嘻,如何是好。” 法乳(1).佛教语。喻佛法。谓佛法如乳汁哺育众生。《涅槃经·如来性品》:“饮我法乳,长养法身。” 五代 徐纶 《阳城龙泉院记》:“ 敬谦 、 敬审 等皆能不辜法乳,永保衣珠,共匡教门。” 清 唐孙华 《长椿寺拜瞻明慈圣李太后御容恭赋四十韵》:“法乳三千界,慈仪四十年。” (2).把小米放在罂中熬成的汤。 宋 陶穀 《清异录·馔羞》:“ 明宗 在藩不妄费,尝召幙属论事,各设法乳半盏,盖甖中粟所煎者。” 自当自然应当。《东观汉记·邓禹传》:“赤眉无穀,自当来降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可放我过去,回来自当拜谢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布客》:“后勿復来,倘有事北往,自当迂道过访。” 忧虑忧愁思虑 他们为日常生活开支高昂而忧虑 常多忧虑。——清· 梁启超《谭嗣同传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