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郭印的《送喻迪孺赴召》 全文: 志士居环堵,常怀天下忧。 而况立王朝,为国当远谋。 中原乱戎马,骚扰十三秋。 宫阙翳草莽,井邑成墟丘。 先生身补外,兴言泪长流。 满腹贮经纶,寸丝殊未抽。 篇章泄幽愤,山云为之愁。 遂令寰海间,望治空悠悠。 诏旨忽旁招,喜气扶仙舟。 风涛照孤忠,轩陛需嘉猷。 屈指在廷彦,如公实罕俦。 片言傥遇合,男儿志愿酬。 方今艰难际,皇祚若缀斿。 百蠹尽扫除,群黎自歌讴。 古来柔远人,莫先政事修。 要当效甫申,岂但为枚邹。 高堂有甲兵,千里归坐筹。 赞成中兴功,踵迹商与周。
  参考注释宫阙 古时帝王所居住的宫殿。因宫门外有双阙,故称宫阙 太行、碣石之间,宫阙小陵之所在。——明· 顾炎武《复庵记》 草莽(1) 丛生的杂草 零落同草莽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 (2) 偏僻的乡间;落后愚昧之地 乃令重黎举夔于草莽之中而进之。——《吕氏春秋·慎行论》 身居草莽 井邑(1).城镇;乡村。语本《周礼·地官·小司徒》:“九夫为井,四井为邑。” 晋  陆云 《答张士然》诗:“脩路无穷迹,井邑自相循。” 唐  杜甫 《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》诗:“ 忠州 三峡内,井邑聚云根。” 明  区大相 《南行感怀》诗:“贡采山川竭,徵输井邑虚。” (2).市井。 唐  王维 《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》诗:“閭阎河润上,井邑海云深。” 陈贻焮 注:“井邑,即市井。”《新五代史·南平世家》:“ 荆南 节度十州,当 唐 之末,为诸道所侵, 季兴 ( 高季兴 )始至, 江陵 一城而已,兵火之后,井邑凋零。” 明 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事部三》:“井邑骚然,商贾罢市。”参见“ 井市 ”。 (3).故里。 唐  张说 《唐故赠齐州司马陆公神道碑》:“路艰寇阻,兵危势急,公独颠沛致丧,归其井邑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病榻消寒杂咏》之二九:“老大荒凉餘井邑,半龕残火一翁禪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