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陈造的《次前韵赠龚养正》 全文: 淮乡富奇髦,敛衽让乃祖。 及今户相矜,十袭藏妙语。 遗泽有源水,岂直轮一取。 夫君典刑在,落笔更醇古。 白眼视公卿,矧肯睨豪举。 世味淡如水,进德吾孔武。 四壁但图史,一饱问场圃。 修眉冰玉颜,初服仍楚楚。 团蒲芥轩寂,索手系雕虎。 客来辄欣然,诗就宁漫与。 自云窥官达,束身著高俎。 肯思麒麟楦,强作沐猴舞。 见笑寒如冰,如睫不自睹。 君眼高一世,天光静生宇。 寓意文字间,轧轧繭绪吐。 后皇忽幽侧,员阙多未补。 当仪振鹭群,亟下冥鸿羽。 乡来受廛地,幽屏良独苦。 蓬莱道家山,金碧上烟雨。 反君招隐篇,长怀报明主。
参考注释乡来往昔,过去。乡,通“ 向 ”。 清 阮元 《小沧浪笔谈》卷三:“洗搨其文,于‘门’下见‘卒’字,‘亭’下见‘长’字,皆乡来搨本所未见。” 受廛谓接受居地而为民。廛,一个男劳力所居住的屋舍。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远方之人,闻君行仁政,愿受一廛而为氓。” 元 成廷珪 《赠六合县宣差伯士宁作诗以叙其事》:“编民闢地增输赋,远客移家愿受廛。” 清 王韬 《瓮牖馀谈》卷五:“每年邻邦之人,前往其国,受廛为氓,以农商为事业者,必有数十万人。” 幽屏隐僻之处。 唐 韩愈 《秋怀》诗之五:“庶几遗悔尤,即此是幽屏。” 隐居。 宋 王安石 《谢赐历日表》:“敢图幽屏,亦误宠颁。” 宋 曾巩 《题张伯常汉上茅屋》诗:“主人事幽屏,不愿尚书郎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