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周必大的《又金国贺会庆圣节使副到阙紫宸殿宴致语口号》 全文:九陛天高辇下雕,千官云集履鸣嘲。
 霜迎爱日融城湿,香带祥风合殿飘。
 周宴恩浓鱼在藻,舜廷化洽凤仪箫。
 清台夜夜占南极,常有华星炳绛霄。
 
 参考注释清台古代天文台名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詔与丞相、御史、大将军、右将军史各一人杂候 上林 、 清臺 ,课诸历疏密。”《三辅黄图·台榭》:“ 汉  灵臺 ,在 长安 西北八里,始曰 清臺 ,本为候者观阴阳天文灾变,更名 灵臺 。” 宋  苏舜钦 《符瑞》:“故 黄帝 有神明之官, 唐尧 有 羲和 之任, 舜 之璇璣, 夏 之 清臺 ,皆此道也。” 宋  陆游 《白龙》诗:“ 清臺 占五行,此事实殊常。” 夜夜(1)  每夜 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 夜夜达五更。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 (2) 又 夜夜不得息。 南极(1)  (2) (1)∶从地球上最南端所看到的天顶 (2)∶地球上最南的一点,地轴的南端 (3) 磁铁自由悬挂时指向南方的磁极 华星明星。《文选·曹丕<芙蓉池作>诗》:“丹霞夹明月,华星出云间。” 李善 注:“《法言》曰:‘明星皓皓,华藻之力也。’” 唐  李商隐 《无题》诗之三:“归去横塘晚,华星送宝鞍。” 明  唐寅 《短歌行》:“躑躑躅躅,仰见华星。” 绛霄指天空极高处。天之色本为苍青,称之为“丹霄”、“絳霄”者,因古人观天象以北极为基准,仰首所见者皆在北极之南,故借南方之色以为喻。见 明  王逵 《蠡海录·天文类》。 南朝  梁元帝 《玄览赋》:“鬱如 蓬莱 之临沧海,憬如 崑崙 之出絳霄。” 唐  罗隐 《寄酬邺王罗令公》诗之二:“正忧末派沦沧海,忽见高枝拂絳霄。” 明  屠隆 《綵毫记·游玩月宫》:“琼楼玉宇光笼罩。顷刻飞身到,星河逼絳霄。” 清  赵翼 《美人风筝》诗:“月姊星娥应共语,新添好伴絳霄边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