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宰的《再韵谢和章》 全文: 公诗沧海生明月,草木光辉涯不竭。 仆如拙匠运斧斤,颜汗淋漓指流血。 心知短绠难汲深,拱把之木无繁队。 风雅堕地几千祀,牢落荒林鸣络纬。 眼明纸上走虬龙,古锦囊中新奏功。 搜奇往往魑魁泣,穷高不碍天门重。 鹏飞羊角三万里,笔势翩翩有如此。 渠侬辟易虎负嵎,公独从容禹行水。 端由万卷胸中在,左右寻源无不会。 诗坛独上四无人,鸟兔驱车天倚盖。 曹刘沈谢不支吾,险何间隔孙山外。 池塘不梦春草青,愚生已分老田塍。 县榻空烦礼徐穉,一笑相逢俄隔岁。 不辞入府异庞公,祗恐言诗非木赐。 朝来好语日边傅,大惠宁许一州专。 诏书络绎催朝天,紫薇帝庭领列仙。 钓船已入酒圣手,清风一枕无何有。 遮留当道拥车轮,尚能唤起随邦人。
名句书法欣赏 公诗沧海生明月,草木光辉涯不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沧海 大海。以其一望无际、水深呈青苍色,故名 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。——《乐府诗集·曹操·步出夏门行》 明月(1) 明亮的月亮 明月几时有 (2) 指夜明珠 草木(1).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。《易·坤》:“天地变化,草木蕃。” 唐 韩愈 《送李愿归盘谷序》:“ 太行 之阳有 盘谷 , 盘谷 之閒,泉甘而土肥,草木藂茂,居民鲜少。” 明 刘基 《<悦茂堂诗>序》:“故人不得其性则痛,鸟兽不得其性则瘏,草木不得其性则萎以枯。” (2).指荒野。《韩非子·说疑》:“此十二人者,或伏死於窟穴,或槁死於草木,或飢饿於山谷,或沉溺於水泉。” (3).比喻卑贱。多用作自谦之词。 唐 陈子昂 《谏刑书》:“臣草木微品,天恩降休,伏刻肌骨,不敢忘捨。” 宋 苏轼 《笏记》之一:“徒倾艸木之心,莫报乾坤之施。” 光辉 光明,灿烂 我们生活在一个开辟人类新历史的光辉时代。——《土地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