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唐代韩愈的《桃源图》 全文: 神仙有无何渺茫,桃源之说诚荒唐。 流水盘回山百转,生绡数幅垂中堂。 武陵太守好事者,题封远寄南宫下。 南宫先生忻得之,波涛入笔驱文辞。 文工画妙各臻极,异境恍惚移于斯。 架岩凿谷开宫室,接屋连墙千万日。 嬴颠刘蹶了不闻,地坼天分非所恤。 种桃处处惟开花。 川原近远蒸红霞。 初来犹自念乡邑,岁久此地还成家。 渔舟之子来何所,物色相猜更问语。 大蛇中断丧前王,群马南渡开新主。 听终辞绝共凄然,自说经今七百年。 当时万事皆眼见,不知几许犹流传。 争持酒食来相馈,礼数不同樽俎异。 月明伴宿玉堂空,骨冷魂清无梦寐。 夜半金鸡啁哳鸣,火轮飞出客心惊。 人间有累不可住,依然离别难为情。 船开棹进一回顾,万里苍苍烟水暮。 世俗宁知伪与真,至今传者武陵人。
名句书法欣赏 渔舟之子来何所,物色相猜更问语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渔舟 渔船 之子这个人。《诗·周南·汉广》:“之子于归,言秣其马。” 郑玄 笺:“於是子之嫁,我愿秣其马。” 晋 潘岳 《悼亡诗》:“之子归穷泉,重壤永休隔。” 金 元好问 《寄赠庞汉》诗:“之子贫居久,诗文日有功。” 清 方文 《李临淮玄素招集松筠阁》诗:“之子蓄奇怀,中宵肆良讌。” 何所何处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人皆以为不治产业而饶给,又不知其何所人。” 唐 韩愈 《感春》诗之一:“我所思兮在何所?情多地遐兮徧处处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胡笳十八拍》:“新人新人听我语:我所思兮在何所?” 色相(1) 色彩所呈现出来的质地面貌 我们可以从这块玉的色相上断定它是块好料 (2) 如日光通过三棱镜分解出的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紫六种色相 (3) 佛教指事物的形状外貌 无边色相,圆满光明 (4) 后来也指女子的姿色容貌 利用色相从事犯罪活动 问语犹询问。 唐 韩愈 《桃源图》诗:“渔舟之子来何所?物色相猜更问语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