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宜秋门外喜参寻,豪竹哀丝发妙音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秦观的《西城宴集元佑七年三月上已日诏赐馆阁官花酒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参寻犹寻访。 唐 韩愈 《游青龙寺赠崔大补阙》诗:“由来钝騃寡参寻,况是儒官饱闲散。” 宋 秦观 《上巳日诏赐宴集》诗之二:“ 宜秋门 外喜参寻,豪竹哀丝发妙音。” 明 李贽 《答李见罗先生书》:“每念才弱质单,独力难就,恐遂为门下鄙弃,故往往极意参寻,多方选胜,冀或有以赞我者,而詎意学者之病又尽与某相类耶!” 赵朴初 《菩萨蛮》词:“我来今四度,没个参寻处。” 豪竹哀丝指管弦乐。 宋 陆游 《东津》诗:“打鱼斫膾修故事,豪竹哀丝奉欢乐。” 石三友 《金陵野史·武定桥边》:“想当年那种门卷珠帘,河泊画舫,豪竹哀丝,玉软香温的旖旎风光,不知迷醉了多少王孙公子。”参见“ 豪竹 ”。 妙音(1).指歌妓。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,则 韩 、 魏 、 齐 、 燕 、 赵 、 卫 之妙音、美人,必充后宫矣。” (2).指美妙的乐音。《艺文类聚》卷五七引 汉 傅毅 《七激》:“大师奏操, 荣期 清歌……沉微玄穆,感物悟灵,此亦天下之妙音也。” 明 唐顺之 《跋李怀琳书绝交书后》:“譬如箜篌,非有妙指,不发妙音。” 鲁迅 《故事新编·铸剑》:“一到水沸,这头便随波上下,跳舞百端,且发妙音,欢喜歌唱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