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克庄的《木兰花慢(已未生日)》 全文:新来衰态见,书懒读,镜休看。
 笑量窄才悭,卷无警策,杯有留残。
 思量减些年甲,怎奈何、须与鬓难瞒。
 假使诏催上道,不如敕放还山。
 数年前乞挂衣冠。
 耄矣尚盘桓。
 且行歌拾穗,未应天上,解胜人间。
 仙家更无理会,至今传、都厕处刘安。
 莫怪是翁矍铄,止缘老子痴顽。
 
 参考注释矍铄 形容老人目光炯炯、精神健旺 矍铄哉,是翁也。——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 精神矍铄 老子(1) 父亲 (2) 老年男子的自称。即老夫 老子不吃你这一套 痴顽亦作“痴顽”。1.谓藏拙,不合流俗。 唐  王建 《昭应官舍》诗:“痴顽终日羡人閒,却喜因官得近山。” 宋  陆游 《杂感》诗之二:“古言忍字似而非,独有痴顽二字奇。” (2).愚蠢顽劣;愚蠢无知。有时亦用作谦词。 元  杨显之 《酷寒亭》第一折:“大姐,孩儿痴顽,待打时你駡几句,待駡时你处分咱。” 明 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物部一》:“蝇最痴顽,无毒牙利嘴,而其搅人尤甚。”《红楼梦》第一回:“弟子愚浊,不能洞悉明白,若蒙大开痴顽,备细一闻,弟子则洗耳諦听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