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蔡戡的《和杨廷秀游蒲涧之什》 全文: 我来戏作南海游,两惊落叶鸣新秋。 文书暇日得胜侣,登临清赏追遨头。 万壑争流如爪裂,天公幻出神仙窟。 岩前滴水七月寒,岩下飞涛四时雪。 要当蹑履携枯藤,跻攀石磴褰裳行。 勿令俗物败人意,暂止喝道听松声。 安期已去宁复见,井灶漫传丹九转。 尚余玉舄在人间,特特追寻不辞远。 脚力已尽病莫兴,好山无穷相送迎。 山林钟鼎虽异趣,嵌崎荦确皆劳生。 更上危楼临峭壁,时见疏林鸟飞白。 一峰突兀郁相望,万顷沧波湛空碧。 此身疑是在蓬壶,下瞰城郭如盘盂。 恨无诗才可八斗,领略群山但卮酒。 人生上寿不百年,白云驾我我即仙。 从此去天只尺五,俯仰人间自今古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万壑争流如爪裂,天公幻出神仙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万壑争流壑:深沟,借指溪流。许多溪水竞相奔流。形容山中胜景。天公(1) 天。以天拟人,故称 (2) 神话传说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天公不作美 神仙窟见“ 神仙窟 ”。 神仙居外。亦用以比喻隐居处或逍遥自在的住所。 唐 樊夫人 《答裴航》诗:“一饮琼浆百感生,玄霜捣尽见 云英 ; 蓝桥 便是神仙窟,何必崎嶇上玉清。” 唐 皮日休 《鲁望示广文先生吴门二章次韵属和》之二:“能諳肉芝样,解讲隐书文,终古神仙窟,穷年麋鹿羣。”亦作“ 神僊窟 ”。 元 柯丹丘 《荆钗记·参相》:“人人道是玉桥边开着两房慷慨 孟尝 门,凤城中盖着一所异样神僊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