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石渠记》 全文: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,得石渠,民桥其上。
 有泉幽幽然,其鸣乍大乍细。
 渠之广或咫尺,或倍尺,其长可十许步。
 其流抵大石,伏出其下。
 踰石而往,有石泓,昌蒲被之,青鲜环周。
 又折西行,旁陷岩石下,北堕小潭。
 潭幅员减百尺,清深多倏鱼。
 又北曲行纡余,睨若无穷,然卒入于渴。
 其侧皆诡石、怪木、奇卉、美箭,可列坐而庥焉。
 风摇其巅,韵动崖谷。
 视之既静,其听始远。
 予从州牧得之。
 揽去翳朽,决疏土石,既崇而焚,既釃釃而盈。
 惜其未始有传焉者,故累记其所属,遗之其人,书之其阳,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。
 元和七年正月八日,鷁渠至大石。
 十月十九日,踰石得石泓小潭,渠之美于是始穷也。
 
 参考注释十月 格里氏历(即阳历)每年的第十个月——缩写Oct. 十九十分之九。谓绝大多数。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,巵言日出,和以天倪。” 唐  韩愈 《平淮西碑文》:“凡 蔡 卒三万五千,其不乐为兵,愿归为农者十九,悉纵之。” 曹靖华 《飞花集·忆当年,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!》:“如此‘土气’的穿着,加之满口土腔,甚至问路,十九都遭到白眼。” 石泓(1).凹石积水而成的小潭。 唐  柳宗元 《石渠记》:“踰石而往,有石泓,昌蒲被之,青鲜环周。” 宋  欧阳修 《幽谷晚饮》诗:“山势抱幽谷,谷泉含石泓。” (2).砚的别称。 宋  黄庭坚 《次韵黄斌老所画横竹》:“晴窗影落石泓处,松煤浅染饱霜兔。” 于是 紧接上事之后并由于上事而出现某种结果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