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无为群动悦,不陈四夷宾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《送冯枢密》 全文: 参考注释无为(1) 道家思想,指要依天命,顺其自然,没必要有所作为 (2)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,不施行刑罚 (3) 不要,不用 无为在歧路。——唐· 王勃《杜少府之任蜀州》 群动(1).各种动物。 晋 陶潜 《饮酒》诗之七:“日入羣动息,归鸟趋林鸣。” 梁启超 《论自由》:“人秉天地清淑之气以生,所以异於羣动者安在乎?” (2).诸种活动。 唐 白居易 《宴坐闲吟》:“意气销磨羣动里,形骸变化百年中。” 宋 司马光 《不寐》诗:“四远寂然羣动收,只餘严鼓度坊楼。” (3).泛指众人。 宋 叶适 《法度总论三·铨选》:“陛下有是名器,为鼓舞羣动之具。” 四夷(1).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。含有轻蔑之意。《书·毕命》:“四夷左衽,罔不咸赖。” 孔 传:“言东夷、西戎、南蛮、北狄,被髮左衽之人,无不皆恃赖三君之德。”《后汉书·东夷传》:“凡蛮、夷、戎、狄总名四夷者,犹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皆号诸侯云。” (2).泛指外族、外国。 清 魏源 《<圣武记>叙》:“不忧不逞志于四夷,而忧不逞志于四境。” 鲁迅 《坟·文化偏至论》:“ 中国 之在天下,见夫四夷之则效上国,革面来宾者有之;或野心怒发,狡焉思逞者有之;若其文化昭明,诚足以相上下者,盖未之有也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