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孟璿的《题童居士云深处》 全文:卷舒随处共无心,道者幽居似海深。
 万顷银涛连晓色,半岩苍雾锁秋阴。
 拥关不禁钟声出,护榻休嫌雨气侵。
 欲扫氤氲陪杖履,重来祗恐路难寻。
 
 参考注释氤氲 烟气、烟云弥漫的样子;气或光混合动荡的样子 灵山多秀色,空水共氤氲。——唐· 张九龄《湖口望庐山瀑布泉》 云烟氤氲 杖履(1).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。 唐  李商隐 《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》:“方思捧持杖履,厕列生徒;岂望便上仙舟,遽尘莲府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祭都御史曹公文》:“儼觚稜之在望,撰杖履其奚从?” (2).对老者、尊者的敬称。 宋  苏轼 《夜坐与迈联句》:“乐哉今夕游,復此陪杖履。” 明  张煌言 《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》:“千里片鸿,经年尺鲤,北顾旌旗,南询杖履。” 清  姚鼐 《复曹云路书》:“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,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。” (3).谓拄杖漫步。 唐  朱庆馀 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》之三:“逍遥人事外,杖履入杉萝。” 清  曹寅 《读梅耦长<西山>诗》诗:“杖履凌云巔,行歌弔龙宅。” 重来(1).再来;复来。 晋  陶潜 《杂诗》之一: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。” 宋  秦观 《望海潮·洛阳怀古》词:“兰苑未空,行人渐老,重来事事堪嗟。” 刘大白 《丁宁·春雪》:“让寒飙卷将冻雨,重来称霸。” (2). 汉 乐曲名。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 章帝  元和 二年,宗庙乐……加宗庙食举《重来》、《上陵》二曲,合八典为上陵食举。”《宋书·乐志一》:“ 汉 太乐食举十三曲:一曰《鹿鸣》,二曰《重来》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