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袁默的《次韵蒋不回惠山行见赠》 全文: 九龙山高茂松竹,冉冉岚光真泼绿。 重冈复岭势峥嵘,五里垂杨排岸曲。 云生洞口若拖缣,泉落田间如喷玉。 公乘若水遗迹在,潇洒儒冠与僧服。 夜蟾清影照寒流,春鸟新声答寒谷。 山畔人家农事闲,长得秋风鱼稻熟。 太湖光射夕阳间,涧泽相通财必育。 一生游赏心不足,忆与高人时往复。 梦魂应是念归欤,问舍求田无百斛。 身名牵制悼人心,收拾未能如水覆。 侵寻白发已盈簪,方此徘徊干寸禄。 乐安道人来自蜀,尚尔小官身仆仆。 惠然相访盖初倾,符采莹颜神满目。 徐言得道先辟谷,二年粒米不入腹。 日南先生韵超俗,授术为之留五宿。 发泄天机指下传,妙用圆通皆智烛。 见我情亲逾族属,劝以修持言满轴。 自惭正类鸡伏鹄,敢忘精心循所祝。 痊除多谢枕中方,臭腐岂为刀下肉。 斧斤牛羊肆残毒,古人已况牛山木。 深言元气须引续,起我衰羸丸射鹿。 烦胸一诀愿相传,卦体俨然存九六。
参考注释相传(1) 长期以来流传下来的 相传这事发生在北方 (2) 递相传授 俨然(1) 形容整齐 阵容俨然 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。——晋· 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 (2) 形容特别像 蹲石鳞鳞,俨然类画。——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 (3) 形容庄重严肃 闻之俨然 晚饭摆出来了,四叔俨然的陪着。——鲁迅《祝福》 九六(1).《易·乾》“初九” 唐 孔颖达 疏:“七为少阳,八为少阴,质而不变,为爻之本体;九为老阳,六为老阴,文而从变,故为爻之别名。”因以“九六”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。《汉书·律历志上》:“九六,阴阳夫妇子母之道也。” 唐 吕岩 《七言》诗之十八:“九六相交道气和,河车昼夜迸金波。” (2).借指盛衰。 前蜀 杜光庭 《奉化宗祐侍中黄箓斋词》:“乾刚坤载,不能排九六之期;蟾魄乌轮,不能革盈亏之势。” (3).“阳九百六”之略语。古代道家称天厄为“阳九”,地厄为“百六”。因以“九六”指灾难或厄运。 宋 李纲 《道君太上皇帝升遐慰表》:“国家钟九六之运,鑾舆有沙漠之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