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刘跂的《滑家桥逢坏舟者有感而作》 全文: 桥倾若车翻,舟破如瓦解。 二祸适相触,生此大狼狈。 齐生海边人,试吏今得代。 乡闾恍在望,舟楫信所快。 颇知大道夷,不避小物碍。 撑夫虎豹健,力出驰突外。 何其一跌伤,脱若葱与蒯。 疾雷不及听,生理欻焉坏。 瓦飞昆阳战,鹤唳淝水败。 身非吕梁叟,沈没岂不殆。 娇儿年十五,八岁又其妹。 岂伊瞬息间,生死不相赖。 死者长已矣,生者心破碎。 泣尽继以血,耳目坐盲聩。 哀哀天无情,皦日为昏愦。 徐观水中意,波浪自澎湃。 我来独心恻,涕出增感慨。 顷年岳阳下,忧患亦颠沛。 豗颓万死中,血肉偶俱在。 今此沟浍狭,岂复江湖大。 咄汝岂不仁,曾独与祸会。 冥冥倘有主,焚溺甚菹醢。 不然遭无辜,神理良汝绐。 从今十手指,永是后车戒。 灵均苦谗舌,颍士厌沈瘵。 良时不似昔,努力善自爱。 我亦乘小艇,兀兀信所届。 搜求得馀尊,聊以劳疲惫。 虽微西江阔,勿厌升斗隘。 歌阕从此辞,人生慎行迈。
  参考注释虎豹(1).喻指残*暴之人。《后汉书·刘陶传》:“陛下不悟,而竞令虎豹窟於麑场,豺狼乳於春囿。” 唐  韦应物 《京师叛乱寄诸弟》诗:“覉离守远郡,虎豹满 西京 。” 清  方文 《偕蔡芹溪至宛兼赠令弟玉立》诗:“虎豹当关欲嚙人,季女何能不憔悴?” (2).比喻勇猛的战士。 唐  罗隐 《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》诗之一:“门外旌旗屯虎豹,壁间章句动风雷。” (3).比喻富有文采。 宋  黄庭坚 《送谢公定作竟陵主簿》诗:“ 谢公 文章如虎豹,至今斑斑在儿孙。” (4).形容怪石。 宋  苏轼 《后赤壁赋》:“履巉巖,披蒙茸,踞虎豹,登虬龙。” 驰突快跑猛冲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论》:“云屯鸟散,更相驰突。” 唐  张易之 《横吹曲辞·出塞》:“瞥闻传羽檄,驰突救边荒。”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“敌以精骑围 文忠 数重, 文忠 手所格杀甚众,纵骑驰突,所向皆披靡。” 杨朔 《风暴》下:“黄色的尘头沿着原野滚来,带着呼呼的吼声,像是驰突的兽群。” 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