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倾欹半人扶,大笑亦大嗔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黄大受的《春日田家三首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倾欹(1).倾斜,歪斜。《旧唐书·杜审权传》:“大厦倾欹而未已,沉痾绵息以无餘。” 宋 苏舜钦 《游山》诗:“北渡千丈桥,柱裊阑倾欹。” 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故三·宋四圣御押》:“ 唐 末五季诸人押字,莫不怪诡飘扬,倾欹放荡。” 郭沫若 《虎符》第一幕:“投者须端坐,不能倾欹。” (2).倾覆。 明 梁辰鱼 《浣纱记·寄子》:“堪悲,家国渐倾欹,我身无葬地,汝尚何依?” 明 张四维 《双烈记·乞休》:“他见前车既覆,后载还来,定尔倾欹。” 半人(1).谓够不上一个人。多用为嘲戏之辞。 晋 习凿齿 以脚疾废於家巷, 襄阳 陷於 苻坚 , 坚 闻其名,与 道安 俱舆而致焉,谓 权翌 曰:“朕取 襄阳 ,惟得一人半。” 翌 曰:“谁耶。” 坚 曰:“ 安公 一人, 习凿齿 半人也。”见《襄阳耆旧传》。 唐 白居易 《咏身》诗:“ 周南 留滞称遗老, 汉 上羸残号半人。”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陈保极传》:“ 保极 以 维翰 短陋,故谓之半人也。” 清 胡天游 《保定幕府书怀呈别少仪并示王许二记曹》诗:“半人侵肺病,一卦锁眉愁。” (2).作恶的人。《大般涅槃经》卷八:“世间,为恶行者,名为半人;修善行者,名为满人。” (3).受人庇护、不能自立的人。 清 陆以湉 《冷庐杂识·尺牍新钞》:“正人当庇人,不当为人所庇。为人所庇,即能自立,亦半人耳,庇人者尚餘半在人。” (4).犹半仙人。 清 曹寅 《小游仙》诗之七:“剩水残山作半人,多时席帽不生尘。”参见“ 半仙 ”。 大笑笑的动作或情况 那惹人爱的容颜变成了微笑,而微笑又变成了大笑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