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命沈德潜题黄公望山居图引言》 全文: 画家贵正不贵奇,大痴此卷三昧知。 天地造物匪物造,元气裹合神淋漓。 六法上乘我所喜,言之不足长言之。 石渠宝笈惜未载,行幐书笥常相随。 田盘小憩天成阁,展觉峰峦近列眉。 香山岫云足佳趣,以境质画非然疑。 乃知逢源任左右,是谓罔象合天倪。 如入画禅晤思白,摩诘雪江有所思。 我欲寿之以佳作,德潜手笔犹能为。 富春大岭汝有记,吊古寤叹兴嗟咨。 试评此画得所否,更须纸尾挥颜碑。
参考注释得所(1).谓得到安居之地或合适的位置。语出《诗·魏风·硕鼠》:“乐土乐土,爰得我所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四海辐凑,靡不得所。” 三国 蜀 诸葛亮 《前出师表》:“愚以为营中之事,悉以咨之,必能使行阵和睦,优劣得所。” 唐 杜甫 《敬赠郑谏议十韵》:“野人寧得所,天意薄浮生。” 明 李贽 《答耿中丞书》:“夫天下之人得所也久矣,所以不得所者,贪暴者扰之,而‘仁者’害之也。” (2).适当;适宜。 北魏 高湛 《养生论》:“寻常饮食,每令得所,多湌令人彭亨短气,或致暴疾。” 金 王若虚 《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》:“盖其刚柔适中,缓急得所,勤故不废事,简故不扰民,明无不察,毫髮莫欺。” 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续录三》:“ 钱敦堂 编修殁,其门生为经纪棺衾,赡恤妻子,事事得所。” 纸尾书面文字结尾处。常署名或写年月日等。《宋书·蔡廓传》:“ 廓 曰:‘我不能为 徐干木 署纸尾也。’” 唐 杜牧 《送沉处士赴苏州李中丞招》诗:“因书问故人,能忘批纸尾?” 宋 沉括 《梦溪笔谈·辩证一》:“纸尾书‘正月十九日’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九回:“我接过来,在纸尾上签了名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