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中岁困官簿,铢两争低昂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宋庠的《和答李学士见寄长韵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中岁(1).农业收成一般的年景。《周礼·地官·均人》“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” 汉 郑玄 注:“人食三鬴为中岁。”《宋史·食货志上四》:“ 熙河 四州田无虑万五千顷,十分取一以为公田,大约中岁亩一石,则公田所得十五万石。” (2).中年。 南朝 齐 谢朓 《赋贫民田》诗:“中岁歷三臺,旬月典邦政。” 唐 王维 《终南别业》诗:“中岁颇好道,晚家南山陲。” 明 吴承恩 《斋居》诗之一:“中岁志丘壑,茅斋寄城郭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》:“娥月悲掩曜,中岁忽云徂。” 官簿亦作“ 官薄 ”。原指记录官吏功绩和经历的簿籍,后多指做官的资历。《汉书·翟方进传》:“先是 逢信 已从高第郡守歷京兆、太僕为卫尉矣,官簿皆在 方进 之右。” 颜师古 注:“簿谓伐閲也。”《后汉书·安帝纪》:“詔三公、中二千石,举刺史、二千石、令、长、相,视事一岁以上至十岁,清白爱利,能勑身率下,防姦理烦,有益於人者,无拘官簿。” 李贤 注:“‘无拘官簿’谓受超迁之,不拘常牒也。” 宋 范成大 《送吴元茂丞浦江》诗:“才名已被人争説,官薄何妨计小疎。” 铢两(1).一铢一两。引申为极轻的分量。《子华子·北宫子仕》:“夫平犹权衡然,加銖两则移矣。”《南史·刘悛传》:“时议多以钱货轻转少,宜更广铸,重其銖两,以防人姦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感事》诗:“乡邻銖两征,坐逮空南亩。” 明 归有光 《会文序》:“时之论文,率以遇不遇加銖两焉。” 鲁迅 《热风·估<学衡>》:“‘衡’了一顿,仅仅‘衡’出了自己的铢两来。” (2).比喻微小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今 秦 之发卒也,有万死之害,而亡銖两之报。”《明史·佞倖传·陆炳》:“ 炳 任豪恶吏为爪牙,悉知民间銖两奸。” (3).借指微小之物。 唐 孙樵 《与王霖秀才书》:“设不如意,亦宜上下銖两,不当如此悬隔。” (4).特指极少量的钱财、银两。《警世通言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》:“一连奔走六日,并无銖两,一双空手,羞见芳卿。” 清 唐甄 《潜书·更币》:“银日益少,不充世用,有千金之产者尝旬月不见銖两。” (5).谓分出轻重。喻品评。 唐 元稹 《唐故中大夫尚书刑部侍郎赠工部尚书李公墓志铭》:“考行取友甚峻,能銖两人伦,而滔滔者莫见其厚薄。” 低昂起伏;时高时低 这条道路低昂不平,极不适于开车 良时无停景,北斗勿低昂。——傅玄《杂诗》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