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杨维桢的《舒刺客》 全文: 舒壮士,智如张子房,胆如赵子龙。 神州地入黄旗东,壮士手挽回天功。 探虎入虎穴,壮士沃焦心火热。 怒潮一卷石头城,匕尖已带乖龙血。 暗中三耳走鬼工,百日淬匕一日穷。 座中火位剉杌肉,壮士灭迹孤飞鸿。 柯坛劫盟地还鲁,舞阳小儿何足数。 博浪沙头力士归,为韩报仇仇必虏。 於乎,大将军,万夫雄,赤心报国为先锋。 如何马头交剑不斫贼,却留小惠夸丁公。
参考注释於乎 呜呼 大将军 武官名。始于战国,汉代以后历代沿置,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 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 万夫万人;万民;众人。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万夫之长,可以观政。” 晋 陆机 《拟古·东城一何高》诗:“一唱万夫叹,再唱梁尘飞。” 唐 杜甫 《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》诗:“近辞痛饮徒,折节万夫后。” 明 刘基 《郁离子·省敌》:“万夫一力,天下无敌。” 赤心报国竭尽忠心,报效国家。 唐 刘长卿 《疲兵篇》:“赤心报国无片赏,白首还家有几人。” 元 高文秀 《渑池会》第四折:“孩儿,你那里知道,俺为臣者,当要赤心报国,岂记私仇也呵。” 明 无名氏 《精忠记·告奠》:“俺主人赤心报国,立意復仇。”亦作“ 赤心奉国 ”。《敦煌变文集·佛说阿弥陀经讲经文》:“莫不赤心奉国,忠孝全身。”《资治通鉴·陈文帝天嘉元年》:“尊天子,削诸侯,赤心奉国,何罪之有!” 先锋(1) (2) 冲锋在前 (3) 战时率领先头部队迎敌的将领;泛指起先导作用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