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王子昭的《咏练川》 全文:吴淞江上流来水,鸭绿粼粼漾清泚。
 东风无力蔼清光,一片縠纹吹不起。
 夜来雨涨三尺深,鵁鶄鸂鶒争浮沉。
 芹芽迸土抽白玉,柳线拂浪摇青金。
 锦袍先生乘一舸,此处恍然天上坐。
 閒听渔郎唱棹歌,遥指奇峰三四朵。
 堤旁有人新结庐,轩窗瞰水宜幽居。
 村童唤渡去沽酒,野叟就船来买鱼。
 风清月淡堪娱乐,笑掬沧浪缨可濯。
 何须寻访武陵溪,不必思吞云梦泽。
 下流香水正迟迟,草边得句何新奇。
 地灵人杰萃斯景,尚传灵运严维诗。
 桃花浪暖鱼游处,三十六鳞欲飞举。
 有龙若向此中蟠,早为苍行作霖雨。
 
 参考注释上流(1) 上游 (2)  旧指社会地位高的 上流社会 (3)  ∶上等;上品 上流作品 粼粼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净 粼粼碧波 粼粼然:清澈明净的样子 清泚(1).清澈。 南朝  齐  谢朓 《始出尚书省》诗:“邑里向疎芜,寒流自清泚。” 唐  费冠卿 《枕流石》诗:“愿以清泚流,鉴此坚贞质。” 宋  欧阳修 《荷花赋》:“阴曲池之清泚,漾波纹之奫沦。”《林则徐日记·道光二十五年正月十八日》:“林木森疎,泉流清泚。” (2).清澈的水。 唐  徐牧 《省试临渊》诗:“清泚濯缨处,今来喜一临。”《警世通言·宿香亭张浩遇莺莺》:“风亭月榭,杏坞桃溪,云楼上倚晴空,水阁下临清泚。” 清  钱谦益 《八月十四夜艤舟虎丘与孟阳长蘅小饮》诗:“四山歌吹罢,落月汎清泚。” (3).形容诗文清晰明洁。 宋  王安石 《伤杜醇》诗:“谈辞足诗书,篇咏又清泚。” 清  方文 《噉椒堂诗》:“学文虽未成,爱我笔清泚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