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何梦桂的《送淳安括田省委买都事》 全文: 白马何方来,青丝红锦鞯。 手持省府檄,身著从事衫。 分麾莅属邑,衔命司括田。 一见为鸾凤,不肯为鹰鹯。 视民如有疾,见客似无官。 疲民得贾父,僻壤戴苏天。 群情有欲愬,百口难具宣。 君来五阅月,熟察民颠连。 严为浙偏垒,淳在严万山。 按图览舆地,邑境若斗然。 一分布阡陌,九分奠山川。 垦亩杂沙砾,斸土见水泉。 桑不结趼丝,农不供粥饘。 耕凿地力尽,租税民用殚。 江南享有国,钱塘余百年。 地偏费实浩,额外赋益繁。 和买非正绢,茶役皆赢钱。 民穷未忍死,上慈政令宽。 三年输未足,一榜逋悉蠲。 遗黎戴白叟,尚能话兴元。 天朝大一统,地域跨八埏。 中邦定成赋,远氓均受廛。 吁嗟天地仁,岂使雨露偏。 君归勿委蛇,禁中需牧颇。 原言述民劳,海表同恩波。 相彼西人好,东人争奈何。
参考注释群情 群众或众人的情绪 群情激奋 群情鼎沸(形容群众的情绪高涨,像锅里的开水沸腾起来) 百口(1).全家;近亲一族。《列子·说符》:“人有滨 河 而居者,习於水,勇於泅,操舟鬻渡,利供百口。”《后汉书·赵岐传》:“闔门百口,埶能相济。” 唐 韩愈 《此日足可惜赠张籍》诗:“谁云经艰难,百口无夭殤。”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中大通元年》:“或劝 椿 ( 杨椿 )出亡, 椿 曰:‘吾内外百口,何所逃匿!正当坐待天命耳。’” 清 沉受宏 《赠吴事衍》诗:“百口长悲殉乱离,一身何幸还乡里。” (2).一百人。《北史·杨素传》:“ 仁寿 初,代 高熲 为尚书左僕射,赐良马十匹,牝马二百匹,奴婢百口。” (3).满嘴。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冤狱》:“邑令拘邻保,血肤取实,究无端绪,惟媒媪述相謔之词,以此疑 朱 。捕至,百口不承。” (4).众多的嘴。 鲁迅 《而已集·谈所谓“大内档案”》:“结果是办事的人成为众矢之的,谣言和谗谤,百口也分不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