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李彭的《宿归宗赠轼老》 全文: 平生丘壑心,祇园多幽趣。 杖藜过悬崖,投足澄百虑。 涓涓一滴泉,湛湛三危露。 渊源自曹溪,甘腴胜牛乳。 诸峰罗孙宁,一一尊鼻祖。 法筵碧眼人,家世本鄠杜。 紫枢与黄閤,去天才尺五。 不为世网婴,粲可叶心素。 绳床作禅定,大音响韶濩。 应梦先补陀,祝发得玉斧。 我来心眼明,意气谐律吕。 金地雨曼殊,天香绕巾屦。 明当整归鞍,天末蜚鸿度。
参考注释法筵佛教语。指讲经说法者的座席。引申指讲说佛法的集会。《楞严经》卷一:“法筵清众,得未曾有。” 南朝 齐 孔稚珪 《北山移文》:“道帙长摈,法筵久埋。” 清 姚鼐 《魏三藏菩提流支在胡相国第译<金刚经>刻石拓本》诗:“糜烂战鬭峻刑网,穷饰寺庙开法筵。” 碧眼(1).绿色的眼睛。 唐 李咸用 《临川逢陈百年》诗:“ 麻姑山 下逢真士,玄肤碧眼方瞳子。” 宋 苏轼 《佛日山荣长老方丈》诗之二:“何处霜眉碧眼客,结为三友冷相看。” 朱锡梁 《白门咏史》之二:“虽然陵墓残薪采,碧眼 孙郎 是可儿。” (2).旧指胡人,后指白种人。 明 陈汝元 《金莲记·焚券》:“金鼓连天,喊声震地,不是赤眉啸聚,定为碧眼横行。” 明 徐渭 《沉叔子解番刀为赠》诗:“鏤金小字半欲灭,付与碧眼译不出。” 清 黄遵宪 《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》:“虬髯高歌碧眼醉,异方乐祇增人愁。” 家世 人出生的门第;家庭世系 鄠杜鄠县 与 杜陵 。 杜陵 , 汉宣帝 陵墓。靠近 长安 ,为胜地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 商 洛 缘其隈, 鄠 杜 滨其足。” 唐 许浑 《别刘秀才》诗:“孤帆夜别 瀟 湘 雨,广陌春期 鄠杜 花。” 明 何景明 《寄三子诗》:“ 鄠 杜 终南 曲, 邠 岐 渭北 陲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