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元稹的《相和歌辞。决绝词三首》 全文:乍可为天上牵牛织女星,不愿为庭前红槿枝。
 七月七日一相见,故心终不移。
 那能朝开暮飞去,一任东西南北吹。
 分不两相守,恨不两相思。
 对面且如此,背面当何知。
 春风撩乱伯劳语,此时抛去时。
 握手苦相问,竟不言后期。
 君情既决绝,妾意已参差。
 借如死生别,安得长苦悲。
 噫春冰之将泮,何余怀之独结。
 有美一人,於焉旷绝。
 一日不见,比一日于三年,况三年之旷别。
 水得风兮小而已波,笋在苞兮高不见节。
 矧桃李之当春,竞众人之攀折。
 我自顾悠悠而若云,又安能保君皓皓之如雪。
 感破镜之分明,睹泪痕之馀血。
 幸他人之既不我先,又安能使他人之终不我夺。
 已焉哉,织女别黄姑,一年一度暂相见,彼此隔河何事无。
 夜夜相抱眠,幽怀尚沉结。
 那堪一年事,长遣一宵说。
 但感久相思,何暇暂相悦。
 虹桥薄夜成,龙驾侵晨列。
 生憎野鹊往迟回,死恨天鸡识时节。
 曙色渐曈昽,华星次明灭。
 一去又一年,一年何时彻。
 有此迢递期,不如生死别。
 天公隔是妒相怜,何不便教相决绝。
 
 参考注释春冰春天的冰。因其薄而易裂,多喻指危险的境地或容易消失的事物。《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孔 传:“春冰畏陷。” 南朝  齐  王融 《三月三日曲水诗序》:“念负重於春冰,怀御奔於秋驾。” 唐  李群玉 《杜门》诗:“达生书一卷,名利付春冰。” 宋  陆游 《示二子》诗:“岂不怀荣畏友朋,一生凛凛蹈春冰。” 余怀无穷的怀念。 清  大汕  厂翁 《海外纪事》卷四:“特遣副寺僧持瓣香勺水,畧敍輓歌,申奠於太翁之灵,并惟贤公节哀自*慰。餘怀缕缕,未尽笔舌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