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孙觉的《题范公堂》 全文:萧萧狱曹掾,有堂名范公。
 岁月益已久,父老传清风。
 维时狴牢下,枉直情毕通。
 太守异趣舍,挺然不回从。
 事事争救之,粉屏记其终。
 殆公三年归,字满无所容。
 官小俸禄薄,家居率穷空。
 卖马以自给,徒行气弥充。
 后公在朝廷,搢绅伏其忠。
 三黜坐正谏,流离成老翁。
 我欲绘公像,置祠狱官中。
 公名塞天壤,文字未易工。
 不若揭以榜,因之晓愚蒙。
 后来仰高山,相与传无穷。
 
 参考注释三黜(1).三次被罢官。《论语·微子》:“ 柳下惠 为士师,三黜。人曰:‘子未可以去乎?’曰:‘直道而事人,焉往而不三黜?’” (2).形容宦途不利。 唐  柳宗元 《祭穆质给事文》:“形躯获宥,三黜无亏。” 宋  张元干 《次江子我迁居韵》:“平生自省宜三黜,老去何心望九迁。” 正谏直言规劝。《管子·形势》:“正諫死节,臣下之则也。”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 子贡 曰:‘ 陈灵公 宣婬於朝, 泄治 正諫而杀之,是与 比干 諫而死同,可谓仁乎?’” 明  文徴明 《送提学副使叙》:“朝野又翕然称之,谓公之风采磊落,有古人正諫之风。” 流离(1)  因饥荒战祸而居无定所,到处逃难  黎民流离,困于道路。——《后汉书·和殇帝纪》 流离失散 (2) 另有“淋漓”之义 老翁(1) 老年男子 (2) 父亲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