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邓肃的《黄杨岩》 全文:石壁巉岩惊鬼划,异草幽花锁春色。
 群山迤逦不能高,突兀独磨霄汉碧。
 芒鞋千尺上崔嵬,手摘星辰脚底雷。
 拨破烟云得洞户,醉眼恐是天门开。
 入门嵯峨森紫玉,冷风吹面天香馥。
 箕踞胡床挥麈尾,万指未充空洞腹。
 我因避地访名山,扁舟夜渡沙溪寒。
 辛勤博此一笑喜,太平犹在水云间。
 猛将今无三角虎,狐狸昼号鳅鳝舞。
 灵岩知有老龙藏,挽出人间作霖雨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我因避地访名山,扁舟夜渡沙溪寒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避地亦作“ 避墬 ”。1.谓迁地以避灾祸。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 始皇 之末, 班壹 避墬於 楼烦 ,致马牛羊数千羣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﹝ 班彪 ﹞知 隗嚣 终不寤,乃避墬於 河西 。” 颜师古 注:“墬,古地字。”《后汉书·东夷传·濊》:“ 汉 初大乱, 燕 、 齐 、 赵 人往避地者数万口。” 晋  张华 《博物志》卷六:“初, 粲 与族兄 凯 避地 荆州 ,依 刘表 。” 宋  文天祥 《指南后录·东海集序》:“自丧乱后,友人挈家避地。” 清  姚椿 《<乔处士遗集>序》:“尝避地至吾郡,交几社诸人。” (2).犹言避世隐居。《后汉书·郅恽传》:“﹝ 郅惲 ﹞后坐事左转 芒 长,又免归,避地教授,著书八篇。” 李贤 注:“避地,谓隐遁也。” 北魏 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渐江水》:“山中有三精舍,高薨凌虚,垂簷带空。俯眺平林,烟香在下,水陆寧晏,足为避地之乡矣!” 明  徐枋 《送笻在师游越》诗:“此行非避地,乘兴独相求。” 扁舟 小船 一叶扁舟 扁舟寻钓翁。——唐· 李白《还山留别金门知己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