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李之世的《和叶明府喜雨诗》 全文: 残伏方流火,先秋已蛰雷。 将无祲忒序,其奈魃为灾。 茂宰咨民隐,端居念讵灰。 斋心陈嘏祝,望祷遍峨嵬。 一雨倏而降,群峰黯未开。 空濛屯晓阁,萧飒转疏槐。 会以祈霖集,诗应讶雨催。 登坛推哲匠,规步恧鸿裁。 象岭城千雉,熊波沼一杯。 江山留卓异,来者景高台。
参考注释空濛〈书〉形容迷茫:山色~ㄧ烟雨~。萧飒(1).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。 唐 陈羽 《湘妃怨》诗:“商人酒滴庙前草,萧颯风生斑竹林。” 宋 王安石 《次韵酬朱昌叔》之六:“长以声音为佛事,野风萧颯水潺湲。” 清 纳兰性德 《唐多令·雨夜》词:“萧颯不堪闻,残妆拥夜分。” (2).萧条冷落。 唐 杜甫 《相从歌赠严二别驾》:“ 成都 乱罢气萧颯, 浣花 草堂 亦何有。” 宋 王安石 《金陵怀古》诗之三:“山水寂寥埋王气,风烟萧颯满僧窗。” 清 狄亿 《菩萨蛮》词:“萧颯不胜情,孤鸿三两声。” (3).稀疏;凄凉。 唐 李白 《飞龙引》之二:“下视 瑶池 见 王母 ,蛾眉萧颯如秋霜。” 宋 陆游 《独立》诗:“白髯萧颯一愚公,独立濛濛细雨中。” 元 郝经 《巴陵女子行》:“诗成泪尽赴江流,蛾眉萧颯天为愁。” (4).萧洒自然。 唐 白居易 《画竹歌》:“嬋娟不失筠粉态,萧颯尽得风烟情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