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护国寺》 全文: 护国祗园已有年,胜迹灵踪传日下。 谁知今日梵王宇,乃是前元丞相舍。 我屡经过未临顾,问古寻诗其可罢。 初冬清跸移御园,道便琳官一停驾。 重扃狞有开明守,曲砌明争越绫砑。 森然乔木荫玉墀,纷若丰碑傍云榭。 天人帝释各殊相,或喜而龂怒而咤。 夜摩兜率六欲天,其次脩罗鬼王伯。 能仁端居乃无为,信有三摩司造化。 试思舍宅福何在,墨胎翁妪相看乍。 幞头凤帔易旧装,祗博腐儒相奖借。 道同岂必系衣冠,雀弁黄收异周夏。 北魏金辽率殷鉴,谬云复古罪无赦。 当年燮理责难辞,翁而有知首肯谢。 甲第潭潭富且宏,周览规模增感讶。 隔街燕国有赐居,其门如水才三架。
参考注释道同(1).志趣相投。 唐 韦应物 《移疾会诗因贻诸祠曹》:“道同意暂遣,客散疾徐还。” (2).引申为沆瀣一气。《再生缘》第三六回:“万般都是你们错,父子道同害 少华 。” 岂必犹何必。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。 清 顾樵 《秋夜柬顾茂伦》诗:“哀乐境所遇,岂必 雍门 琴!” 清 魏源 《游山吟》之六:“倚天拔地自雄放,岂必面目同员方!” 衣冠(1) 衣服和礼帽 (2) 服饰 衣冠不整 (3) 指绅士,借指礼教、斯文 衣冠之弟 雀弁古代比冕次一级的礼冠。广八寸,长一尺二寸。如雀头色,赤而微黑,故称。《书·顾命》:“二人雀弁,执惠,立于毕门之内。”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:“赤黑曰雀,言如雀头色也。雀弁,制如冕,黑色,但无藻耳。” 黄收古冠名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黄收纯衣,彤车乘白马。” 裴駰 集解:“《太古冠冕图》云:‘ 夏 名冕曰收。’《礼记》曰:‘野夫黄冠。’” 司马贞 索隐:“收,冕名。其色黄,故曰黄收,象古质素也。” 唐 皮日休 《正沉约评诗论》:“ 尧 不当乘白马,冠黄收,衣纯衣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