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元代郑廷玉的《后庭花》 全文: 俺浑家心意真。 您母子性命存。 那壁厢欢喜杀三贞妇。 这壁厢镬铎杀五脏神。 你可也莫因循。 天色儿初更时分。 你今宵怎睡稳。 俺夫妻同议论。 敢教你免祸衅。 等来朝到早晨。 快离了此郡门。 向他州寻远亲。 往乡中投近邻。 向山中影占身。 但有日逢帝恩。 却离了一庶民。 小娘子为县君。 老婆婆做太郡。 食珍羞卧锦裀。 列金钗使数人。 似这般有福运。
参考注释母子(1).母亲和儿子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公入而赋:‘大隧之中,其乐也融融!’ 姜 出而赋:‘大隧之外,其乐也洩洩!’遂为母子如初。” 汉 祢衡 《鹦鹉赋》:“痛母子之永隔,哀伉儷之生离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母别子》诗:“以汝夫妇新嬿婉,使我母子生别离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﹝ 史进 ﹞説道:‘师父只在此间过了,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,以终天年。’” (2).本源。偏义复词,偏于“母”。《朱子语类》卷三:“先儒言‘口鼻之嘘吸为魂,耳目之聪明为魄也’,只説得大概,却更有个母子,这便是坎离水火,煖气便是魂,冷气便是魄。” 清 翟灏 《通俗编·母子》:“母子犹云本元。今人多有此语,如所谓母子酱油之类。” 性命 指生物的生命 苟全性命于乱世。——诸葛亮《出师表》 偷性命。——明· 刘基《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》 身心性命。——清· 刘开《问说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