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张舜民的《卖花声·楼上久踟躇》 全文:楼上久踟躇。
 地远身孤。
 拟将憔悴吊三闾。
 自是长安日下影,流落江湖。
 烂醉且消除。
 不醉何如。
 又看暝色满平芜。
 试问寒沙新到雁,应有来书。
 
 参考注释暝色暮色;夜色。 南朝  宋  谢灵运 《石壁精舍还湖中作》诗:“林壑敛暝色,云霞收夕霏。” 唐  杜甫 《光禄坂行》:“树枝有鸟乱鸣时,暝色无人独归客。” 茅盾 《子夜》一:“从桥上向东望,可以看见 浦东 的洋栈像巨大的怪兽,蹲在暝色中。” 平芜草木丛生的平旷原野。 南朝  梁  江淹 《去故乡赋》:“穷阴匝海,平芜带天。” 唐  李山甫 《刘员外寄移菊》诗:“秋来缘树復缘墙,怕共平芜一例荒。” 明  许承钦 《过李家口》诗:“枣香来野径,麦秀满平芜。” 清  龚自珍 《最录中论》:“平芜生之,灌木丛之,剔而薙之,乃覿瑶草。” 郭沫若 《蜀道奇》诗:“海水倾泄出平芜,土壤膏腴成天府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