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吴芾的《纪梦》 全文: 平生好山水,至老心不移。 每闻有佳处,欲见唯恐迟。 相去虽云远,不惮脚力疲。 纵不能得到,夜梦必见之。 晚岁卜筑地,一半在翠微。 山水既俱胜,景物还相宜。 旁人来睹此,已自心目怡。 若乃梦中见,则又远过斯。 高山与流水,到处皆崛奇。 其间有楼观,金碧仍相辉。 幽深极险怪,皆世所未窥。 谓必神仙窟,非世所得知。 不谓我凡骨,乃获来游嬉。 恍然若惊觉,有如天上归。 是岂造物者,不与人相违。 知我有雅好,特以此见贻。 嗟我今老矣,万事都弃遗。 犹有山水债,未能忘梦思。 他日或蝉蜕,百态不愿为。 只愿海山去,赴我赤松期。
名句书法欣赏 若乃梦中见,则又远过斯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若乃至于。用于句子开头,表示另起一事。 汉 班固 《西都赋》:“若乃观其四郊,浮游近县,则南望 杜 霸 ,北眺 五陵 。” 唐 柳宗元 《非国语下·伐宋》:“若乃天者,则吾焉知其好恶而暇徵之耶?” 金 王若虚 《焚驴志》:“若乃水旱之事,岂其所知而欲寘斯酷歟!” 王闿运 《严通政庶母任氏寿颂》:“若乃家推宿齿,礼絶青衣,婢或窥眉不疑,黄气配尊而分。” 中见指中见人。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:“他每众人多是地方中见。” 清 李渔 《慎鸾交·赠妓》:“喜得有个中见,老兄若不信,只问贵相知便了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五二回:“只是这里边也要有一个人做个中见,写一张切切实实的借券,交与你执着。” 远过超过。 三国 魏 曹丕 《与吴质书》:“ 仲宣 续自善於辞赋,惜其体弱,不足起其文,至於所善,古人无以远过。” 唐 杜甫 《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》:“岂但 祁岳 与 郑虔 ,笔跡远过 杨契丹 。” 明 黄宝 《<新书>序》:“﹝ 贾谊 ﹞高世之才……虽古之 伊 管 ,未能远过。”今指远远超过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