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徐侨的《咏拳石菖蒲》 全文:岩泉潠洒著根纤,拳石相依自纠缠。
 土叶渐除青带冗,细茎初发绿毛鲜。
 一尘不许渭幽雅,百草谁能并洁娟。
 日课苍头注新汲,要移林壑在庭前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一尘不许渭幽雅,百草谁能并洁娟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一尘(1).一粒微尘。常喻事物的微小。 南朝  宋  鲍照 《野鹅赋》:“虽陋生於万物,若沙漠之一尘。” 唐  聂夷中 《古兴》诗:“片玉一尘轻,粒粟山丘重。” 清  任泰学 《质疑·周易》:“附上《周易》质疑若干条,一尘勺水,未必无补於高深,或去道尚远,亦示近日学问所到而已。” (2).道家称一世为一尘。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五引 晋  葛洪 《神仙传·丁约》:“儒谓之世,释谓之劫,道谓之尘。” 宋  孙觌 《奉寄沉理问》诗:“可怜仙凡一尘隔,哀乐纷纶殊不极。” (3).借指相当大的差距。 明  王守仁 《寄邹谦之》书:“纵令鞭辟向里,亦与圣门致良知之功,尚隔一尘。” 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文坛三户》:“那些作品,即使摹拟到和破落户的杰作几乎相同,但一定还差一尘。” 不许(1) 不允许,不让 不许说慌 (2)  不能——用于反问句,强调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,你就不许自己去吗? (3) 禁止;阻止某事的完成或进行 不许儿童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幽雅 幽静雅致 幽雅的夜曲 百草各种草类。亦指各种花木。《庄子·庚桑楚》:“夫春气发而百草生,正得秋而万寳成。” 汉  王充 《论衡·幸偶》:“夫百草之类,皆有补益,遭医人採掇,成为良药。” 南朝  梁  江淹 《杂体诗·王微》:“寂歷百草晦,欻吸鵾鷄悲。” 唐  杜甫 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》:“岁暮百草零,疾风高冈裂。” 宋  苏轼 《苏州闾丘江君二家雨中饮酒》诗之二:“曾把四絃娱 白傅 ( 白居易 ),敢将百草鬭 吴王 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