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卫宗武的《寓萧塘皆春堂偶成》 全文: 红云逐水流,春事随飞扬。 昔嗟节序移,今苦岁月长。 洊为萧水游,物是人则亡。 西园得逍遥,暂寄风雨床。 栾栾荆棘中,尚余赪紫妆。 晚芳衒鲜妍,婉娩春满堂。 倚栏俯澄碧,浩荡花藕塘。 寿柏虬龙姿,古桂鸿雁行。 幽禽三五弄,髣髴疑宫商。 林园岂不好,惆怅辰匪良。 辰良其何时,世运安有常。 我欲把犁锄,老此桑麻乡。 却虞远城市,物怪尤披猖。 不如依坟垆,结茅千仞冈。 寄玄而栖白,抗志於羲黄。 清泉碧嶂间,殁则於斯藏。
名句书法欣赏 不如依坟垆,结茅千仞冈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 天时不如地利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 自以为不如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 坟垆高起的黑色硬土。《书·禹贡》:“厥土惟壤,下土坟壚。” 孔颖达 疏:“壚,音卢,《説文》黑刚土也。”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 荆河 惟 豫州 : 伊 、 雒 、 瀍 、 涧 既入于 河 , 滎播 既都,道 荷泽 ,被 明都 。其土壤,下土坟壚。” 明 唐顺之 《<江阴县新志>序》:“夫其田赋高下之异等,坟壚黎赤之异壤,九镇九泽之异名,而五戎八蛮之异服,其列而载之可也。” 结茅亦作“ 结茆 ”。编茅为屋。谓建造简陋的屋舍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观圃人艺植诗》:“抱鍤壠上餐,结茅野中宿。” 宋 苏轼 《新居》诗:“结茅得兹地,翳翳村巷永。” 清 张岱 《陶庵梦忆·表胜庵》:“ 炉峯 石屋,为一 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。” 清 赵翼 《瓯北诗话·杜少陵诗》:“ 儋州 则又结茅与 黎 人杂居,亦随地营宅。” 千仞形容极高或极深。古以八尺为仞。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,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。” 汉 桓宽 《盐铁论·刑德》:“千仞之高,人不轻凌。” 晋 司马彪 《赠山涛》诗:“上凌青云霓,下临千仞谷。” 清 方文 《陈卧子子龙》诗:“惠心烛千仞,雄风扇八区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