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笔底烟云飞走,胸次乾坤吐纳,议论总纵横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京镗的《水调歌头(次卢漕韵呈茶漕二使)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笔底犹笔下。 唐 刘禹锡 《答乐天见忆》诗:“笔底心无毒,杯前胆不豩。” 柯灵 《香雪海·给人物以生命》:“懂得他们性格中最细微的部分时,人物才能在作家笔底活起来。” 烟云烟气和云 烟云缭绕 飞走(1).飞禽走兽。《后汉书·法雄传》:“古者至化之世,猛兽不扰,皆由恩信宽泽,仁及飞走。” 晋 左思 《吴都赋》:“笼乌兔於日月,穷飞走之栖宿。”《宋书·明帝纪》:“事秽 东陵 ,行污飞走。” 清 顾炎武 《河上作》诗:“寰区恣刀俎,飞走穷网罗。” (2).特指鹰犬。 宋 梅尧臣 《和腊前》:“欲验方书治百药,预调飞走猎平原。” 胸次胸间。亦指胸怀。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行小变而不失其大常也,喜怒哀乐不入於胸次。” 宋 黄庭坚 《题高君正适轩》诗:“豁然开胸次,风至独披襟。” 元 关汉卿 《裴度还带》头折:“人説他胸次高傲,果然如此!” 郑振铎 《桂公塘》十四:“ 天祥 觉得胸次很光明,很舒畅,前之未有的放怀无虑。” 乾坤(1) 天地 扭转乾坤 (2) 男女 吐纳(1).吐故纳新。道家养生之术。 三国 魏 嵇康 《养生论》:“又呼吸吐纳,服食养身,使形神相亲,表里俱济也。”《新唐书·宦者传上·高力士》:“朕将吐纳导引,以天下事付 林甫 ,若何?” 宋 邵伯温 《闻见前录》卷七:“ 摶 不知吐纳修养之理,假令白日冲天,亦何益于圣世?” 清 孙枝蔚 《题华山高枕图寿吴香林》诗:“那用仙家吐纳频,陶然一枕自生春。” (2).泛指呼吸。 鲁迅 《坟·杂忆》:“因此我常常欣慕现在的青年,虽然生于 清 末,而大抵长于 民国 ,吐纳共和的空气,该不至于再有什么异族轭下的不平之气,和被压迫民族的合辙之悲罢。” 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十五:“心脏的每一回跳动,鼻息的每一回吐纳,都奏出‘我爱着你’那句话的激动的节拍。” (3).犹吞吐。吐出与吞进。 汉 王粲 《游海赋》:“苞吐纳之弘量,正宗庙之纪纲。” 晋 郭璞 《江赋》:“呼吸万里,吐纳灵潮。” 清 唐孙华 《同宋药洲太史登滕王阁》诗:“吐纳江流九派小,平压雉堞群峰低。” (4).比喻贸易,买卖。 吴晗 《朱元璋传》第六章二:“商品的生产和吐纳的中心,手工业作坊和批发行号的所在地,集中着数量相当巨大的后备手工业工人和小商摊贩。” (5).言谈;谈吐。《魏书·元翼传》:“美姿貌,善吐纳,兼有将畧。” 南朝 梁 慧皎 《高僧传·义解·竺道生》:“吐纳问辩,辞清珠玉,虽宿望学僧,当世名士,皆虑挫词穷,莫敢酬抗。” 清 吴伟业 《送何省斋》诗:“吐纳既风流,姿容更瓌异。” (6).指发声。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神思》:“吟咏之间,吐纳珠玉之声;眉睫之前,卷舒风云之色。” 宋 吴曾 《能改斋漫录·议论》:“ 崔 记教坊 任智方 四女皆善歌,其中二姑子,吐纳悽惋,收敛浑沦。” 议论评议讨论时表示的意见 纵横(1) 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犹有曲挺纵横者。 刀戟纵横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 (2) 奔放自如 笔意纵横 (3) 奔驰无阻 纵横四海 (4) 放肆;无所顾忌 (5) 指合纵连横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