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唐代孟郊的《读经》 全文:垂老抱佛脚,教妻读黄经。
 经黄名小品,一纸千明星。
 曾读大般若,细感肸蚃听。
 当时把斋中,方寸抱万灵。
 忽复入长安,蹴踏日月宁。
 老方却归来,收拾可丁丁。
 拂拭尘几案,开函就孤亭。
 儒书难借索,僧签饶芳馨。
 驿驿不开手,铿铿闻异铃。
 得善如焚香,去恶如脱腥。
 安得颜子耳,曾未如此听。
 听之何有言,德教贵有形。
 何言中国外,有国如海萍。
 海萍国教异,天声各泠泠。
 安排未定时,心火竞荧荧。
 将如庶几者,声尽形元冥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海萍国教异,天声各泠泠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国教(1).国家的教化。 汉  刘向 《<战国策>序》:“故其谋扶急持倾,为一切之权,虽不可以临国教,化兵革,亦救急之势也。” 唐  孟郊 《读经》诗:“海萍国教异,天声各泠泠。” (2).国家明文规定的本国所信仰的宗教。 梁启超 《保教非所以尊孔论》:“且使其论日盛,而论者握一国之主权,安保其不实行所怀抱,而设立所谓国教以强民使从者。” 蔡元培 《在信教自由会之演说》:“窃为时论今日有请定 孔 教为国教之议,鄙人对兹问题,深致骇异。” 天声(1).天上的声响,如雷声、风声等。 汉  扬雄 《甘泉赋》:“登 长平 兮雷鼓礚,天声起兮勇士厉。” 唐  李白 《古风》之七:“去影忽不见,回风送天声。” (2).指佛音。 唐  孟郊 《读经》诗:“海萍国教异,天声各泠泠。” (3).比喻盛大的声威。 汉  班固 《封燕然山铭》:“下以安固后嗣,恢拓境宇,振大 汉 之天声。” 唐  崔日用 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:“暂劳期永逸,赫矣振天声。” 章炳麟 《民报纪念祝词》:“自兹以后,惟不懈益厉,为民斗杓,以起征胡之鐃吹,流大 汉 之天声。” 泠泠(1) 形容清凉;冷清 白露泠泠 (2) 本指流水声。借指清幽的声音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