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吕陶的《云顶山》 全文: 崎岖上层山,十里到巍顶。 天形露空阔,物态蓄深静。 群峰峙其旁,俨若挈裘领。 广野辟于下,谁为画庐井。 殿阁耸盛观,松桧富清景。 萧然古佛界,邈矣真仙境。 枯株吐芽蘖,晴云发祥庆。 尽手矜妙逸,诗毫事奔骋。 乘高纵閒目,幽意适遐迥。 班班见彷佛,历历可穷省。 兹山介两蜀,镇压犹巨屏。 南连三峨巅,北距双剑岭。 东西数万里,高下几千顷。 地产号充盈,天时与康靖。 民间丰岁乐,事外化日永。 揽辔一登临,兹焉聊赋咏。
参考注释揽辔亦作“擥轡”。1.挽住马韁。 三国 魏 曹植 《赠白马王彪》诗:“欲还絶无蹊,揽轡止踟蹰。” 唐 张文琮 《蜀道难》诗:“揽轡独长息,方知斯路难。” 宋 王安石 《自州追送朱氏女弟至皖口》诗:“揽轡上层冈,下临百仞濠。” (2).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 文帝 从 霸陵 上,欲西驰下峻阪, 袁盎 骑,并车擥轡,上曰:‘将军怯邪?’ 盎 曰:‘臣闻千金之子坐不垂堂,百金之子不骑衡,圣主不乘危而徼幸。今陛下骋六騑,驰下峻山,如有马惊车败,陛下纵自轻,柰高庙、太后何?’上乃止。”按, 汉 荀悦 《汉纪·文帝纪上》作“揽轡”。后用为谏止君王履险的典故。 (3).见“ 揽轡澄清 ”。 登临 登山临水或登高临下,泛指游览山水 南望彭泽、 都昌诸山,烟雨空濛,鸥鹭灭没,极登临之胜。—— 宋· 陆游《过小孤山大孤山》 赋咏见“ 赋咏 ”。 亦作“ 赋咏 ”。创作和吟诵诗文。《南史·何点传》:“清言赋咏,优游自得。” 宋 张淏 《云谷杂记·二赤松子》:“而往来赋咏者多引用 张子房 事,误矣。” 明 李东阳 《明故刑部郎中奚君墓志铭》:“为诗文往往有奇思,与客赋咏,值意得,恒夜分不寝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