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朱谏的《听吕秉建弹三弦》 全文: 三弦本是边城乐,谁与流传到南越。 清歌妙手坐绳床,午夜高楼对明月。 初闻环佩鸣,仙子空中行。 綵云吹未散,罗袜香尘生。 忽如猛将驰甲兵,万骑铁马相纵横。 搴旗直出玉关道,瞋目咤叱龙沙亭。 悲来转作戍妇愁,关山月照塞草秋。 雁度潇湘惜孤影,猿啼三峡澄江流。 划然一声震高木,子规啼裂山头竹。 银河倒翻柝木津,天孙似向楼边哭。 山中秋气如水凉,非此何由慰幽独。 君能洗我冰炭肠,邀君且就楼中宿。 弦停月落帘半垂,童子烧茶茶正熟。
参考注释冰炭 冰和火炭(两相矛盾)。比喻互不相容的事物 关系恶化成冰炭一般 邀君要挟君主。 宋 岳飞 《乞解军务第二札》:“今贤能辈出,才智駢臻;干城心腹之士、可付以军旅者类不乏人。则臣之所请,无邀君之嫌。” 中宿(1).次夜。《左传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女为 惠公 来求杀余,命女三宿,女中宿至,虽有君命,何其速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魏邵陵厉公嘉平元年》:“今诣 许昌 ,不过中宿。” 胡三省 注:“中宿,次宿也。” (2).半夜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华陀传》:“ 昕 卒头眩堕车,人扶将还,载归家,中宿死。”《梁书·韦叡传》:“ 魏 军果败走,因急攻之,中宿而城拔。” (1).中途投宿。《汉书·司马相如传上》:“步櫩周流,长途中宿。” 颜师古 注:“谓其途长远,虽经日行之,尚不能达,故中道而宿也。” 南朝 梁 何逊 《七召》:“步三休而更迴,涂中宿而方迷。” (2).中途住宿之所。 南朝 梁简文帝 《七励》:“中宿锦筵,长廊周密。” 古天文学将二十八宿分为四方,每方各七宿,其居中一宿称中宿。《宋书·律历志下》:“直以月维四仲,则中宿常在卫阳。”《新唐书·历志一》:“七宿毕见,举中宿言耳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