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草怎么写好看:
章草书法图片
章草历史词典解释
书体名。隶书的草写,即早期的草书。始于西汉而流行于东汉。汉明帝命北海敬王睦作草书尺牍,即此。其特点为保留隶书笔画形迹,减省形体,简化轮廓,改变笔法,以就简捷。笔画可分,字不连写,波磔挑架仍存隶意。后人为与晋以后兴起的新体草书(今草)相区别,称之为“章草”。其得名之由,说法不一。或以其适于书写奏章,或以为汉章帝对其有特殊爱好,或言因史游用以书写《急就章》,或以为较今草更有章法。
词语分解:
- 章草的解释 1.草书的一种。笔画有隶书波磔,每字独立,不连写。南齐书·王僧虔传:“ 郗愔 章草亚於 右军 。” 唐 张怀瓘 书断上:“章草之书,字字区别。”2.起草奏章。后汉书·吴祐传:“时 扶风 马融 在坐,为 冀 章草。”
- 章的字典解释 章 zhāng 歌曲诗文的段落:章节
- 草的字典解释 草 cǎo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、庄稼、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;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,包括庄稼和蔬菜:青草
历史知识推荐:三辅都尉
汉代三辅地区都尉总称。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置,秩二千石。有丞,六百石。其京辅都尉治华阴今属陕西,左辅都尉治高陵今属陕西,右辅都尉治郿今陕西眉县。东汉建武六年30省,并诸太守。安帝时复置右扶风都尉、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