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曾巩的《初夏有感》 全文: 我从得病卧闾巷,三见夏物争滋荣。 红英紫萼逐风尽,高干密叶还阴成。 山亭水馆处处好,朱碧万实相骈擎。 林乌梁燕各生子,翅羽已足争飞腾。 雉鸡五色绣新翮,鷕鷕慕匹相随鸣。 穴蜂露蝶亦有类,欻往复聚何翾轻。 箔蚕满室事方盛,茧缀下上如连星。 麦芒身颍错杂出,高垅大泽填黄青。 物从草木及虫鸟,无一不自盈其情。 嗟我独病不如彼,胸气卧立常怦怦。 筋酸骨楚头目眩,强食岂得肌肤盈。 我身今虽落众后,我志素欲希轲卿。 十年万事常坎壈,奔走未足供藜羹。 愁勤未老鬓先白,多学只自为身兵。 自然感疾惫形体,后日虽复应令俜。 非同世俗顾颜色,所慕少壮成功名。 但令命在尚可勉,屑细讵足伤吾平。
参考注释雉鸡雉,野鸡。 唐 韩愈 《琴操·雉朝飞操》:“嗟我虽人,曾不如彼雉鸡。” 五色 指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五色,也泛指各种色彩 五色纷披。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 鷕鷕(1).雉鸣声。《文选·潘岳<射雉赋>》:“麦渐渐以擢芒,雉鷕鷕而朝鴝。” 徐爰 注:“鷕鷕,雉声也。” 宋 曾巩 《初夏有感》诗:“雉鷄五色绣新翮,鷕鷕慕匹相随鸣。” (2).叹息声。 唐 孟郊 《秋怀》诗之十三:“衰毛暗相刺,冷痛不可胜。鷕鷕伸至明,强强揽所凭。” 相随(1).亦作“ 相隋 ”。谓互相依存。《老子》:“高下相倾,音声相和,前后之相随。” 马王堆 汉 墓帛书《老子·道经》作“相隋”。 (2).伴随;跟随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“是何庆弔相随之速也?” 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夫説贵抚会,弛张相随。” 马烽 《饲养员赵大叔》:“说完,匆匆忙忙相随那女人走了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