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清代乾隆的《福康安和琳奏攻克苏麻寨一带贼巢诗以志事》 全文: 七朝未接军营章,宵旰南望不可当。 攻克黄瓜巢穴扫,无奈贼首先逃亡。 兹经询明居首者,实吴半生称吴王。 所馀三逆虽称首,服其管束同为殃。 但获巨擘馀自易,苏麻巢穴深潜藏。 宿将五者领军驻,牵掣贼势据大梁。 更分四路刻期进,入深攀险争相将。 歼贼数多不可计,焚寨烈燄冲天光。 展转贼首乃潜遁,憩兵整力前攻戕。 上下西梁恃险固,誓擒要首腾奏详。 两督众将诚尽力,阅奏弗忍缱衷肠。 嘉之怜之切方寸,那更督催进以忙。 不逾数日企飞递,俘逆功蒇承赏庆。
参考注释上下(1) 高处和低处;上面和下面;职位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上下同欲者胜。——《孙子·谋攻》 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。——宋· 欧阳修《醉翁亭记》 上下天光,一碧万顷。——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 (2) 辈分上较高的和较低的人 全家上下都很高兴 (3) 从上面到下面 上下打量着这位陌生人 (4) 指程度上高低、优劣 不分上下 (5) 用在数量词后,表示概数;左右 今年一亩地能有一千斤上下的收成 这位先生今年五十上下 (6) 称衙门中的差役 这般炎热,上下只得担待一步!——《水浒传》 恃险倚仗险要;负险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 虢叔 恃势, 鄶仲 恃险。” 晋 陆机 《辩亡论》:“《易》曰:王侯设险,以守其国。言为国之恃险也。”《新五代史·前蜀世家·王建》:“ 蜀 恃险而富,当 唐 之末,士人多欲依 建 以避乱。” 腾奏上奏。《南史·梁纪上·武帝》:“各依名腾奏,罔或遗隐。”《新唐书·裴度传》:“ 度 固不然,腾奏申解,全宥者甚众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