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出处出自宋代释清远的《标指六偈(并叙)·语默》 全文: 至道非言,言亦可传。 可传何也,应物而宣。 言虽应物,物自无物。 无物之言,言音自没。 绝言之语,妙应还普。 道非晦明,语默同取。 举复谁唱,物物虚旷。 咸通大千,遍乎尘想。 品类非一,同言异出。 圆音落落,凡圣俱适。 千品万类,薰含种智。 故此一门,称无量义。 山河宣演,草木扬音。 长说无间,所谓甚深。 深兮甚浅,不动情见。 最省工夫,凡夫不荐。 不荐最亲,妙义敷陈。 欢言即笑,恚怒即嗔。 嗔为金刚,喜为迦叶。 华藏毗卢,心心相接。 接兮可见,莫看背面。 无字密言,从兹出现。 现复谁论,非用耳闻。 六根共户,妙偈星分。 森罗经文,不出一尘。 非舌非辩,雷转电奔。 展之在手,何法不有。 纵横三界,无一渗漏。 时人不信,执言说病。 依倚前尘,以为决定。 决定是心,决定是尘。 心尘所使,非自由人。 诸圣苦口,随愚过咎。 巧说多词,强为分剖。 法无言说,汝须善别。 舍离语言,生死自绝。 凡夫闻此,无说过咎。 取彼无言,冥然长久。 端坐暗狱,以心相续。 背却语言,犹如土木。 舍有之无,落在邪途。 有无俱病,二病俱祛。 祛复何去,不离当处。 当处不生,语默相取。 取兮不知,是东是西。 说即不说,不疑即疑。 故称佛子,了事凡夫。 是何凡夫,问取李胡。
参考注释不离(1).不失;不失为。《庄子·马蹄》:“同乎无知,其德不离;同乎无欲,是谓朴素。”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鸚鵡能言,不离飞鸟;猩猩能言,不离禽兽。” (2).不离开;不离去。 汉 焦赣 《易林·鼎之需》:“容民畜众,不离其居。” 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小翠》:“一物大於猫,来伏身下,展转不离。” (3).差不多;还不错。《红楼梦》第一○八回:“ 湘云 道:‘别人还不离,独有 璉二嫂子 ,连模样儿都改了,説话不伶俐了。’” 老舍 《骆驼祥子》四:“老头子看了车一眼,点了点头:‘不离!’” 当处本处;就在那个地方。 北魏 贾思勰 《齐民要术·造神麯并酒》:“作三斛麦麴法……当处翻之,还令泥户。”《楞严经》卷二:“一切浮尘,诸幻化相,当处出生,随处灭尽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