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卫宗武的《岁冬至唐村坟山扫松》 全文:忆昔入此山,首夏接春季。
 谷鸟正嚘嘤,芬芳尤妩媚。
 青青交道杉,森郁互参倚。
 谁乎一叱咤,斩艾如草薙。
 遂令墟墓间,常抱斧斤耻。
 仅存盘涧松,绰有虬龙势。
 矫矫千岁姿,昂霄犹舞翠。
 我来省松槚,适当谷之昧。
 石齿咽残流鸣族,息群喙。
 木石缩羽鳞,风霜剪菑翳。
 害然眼界清,如至人境外。
 意行步崎岖,白云生屐履。
 林光渍欲流,冉冉湿衣袂。
 曾来入画图,人行绝毡毳。
 风尘不可到,心迹两无秽。
 追寻得良俦,清吟可相配。
 不效互唱酬,日与青山对。
 兹游拟畅情,俄值风雨晦。
 渐喜迫新阳,天地宁久闭,屋角数点明,冰花送春意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曾来入画图,人行绝毡毳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入画 纳入画中,形容景色的美丽 小山村的一草一木都可入画 毡毳亦作“氊毳”。1.我国古代北方及西南少数民族所穿毛织服装。《隋书·西域传·高昌》:“弃彼氊毳,还为冠带之国。” 宋 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三:“时方五月中,﹝蛮人﹞皆被氊毳,臭不可邇。” 清 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五:“至其衣氊毳,食湩酪,仰茶忌痘,则 藏 民所同。” (2).借指北方少数民族。 宋  苏轼 《次韵子由使契丹至涿州见寄》之三:“毡毳年来亦甚都,时时鴂舌问 三苏 。” 宋  范成大 《合江亭》诗:“毡毳昔乱 华 ,车马隔中州。” 明  瞿佑 《归田诗话·多景楼》:“盖自 吴  晋 以来,立国於南者,恃 长江 天险,兢兢保守,北望中原,置之度外,况沙漠之境,毡毳之域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