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边储禄米两相并,郡县走帖频催科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江源的《大同歌》 全文: 参考注释边储亦作“邉储”。指边防用的储备粮食或物资。《北史·魏阳平康王世遵传》:“﹝ 世遵 ﹞后颇行货贿,散费边储,是以声名有损。” 宋 苏辙 《侯利建京东漕进亮采河东漕》:“民食无匱而邉储有继。” 清 孙蕙 《濬河行》:“ 汴宋 营漕分四路,半作边储半国赋。” 戴裔煊 《宋代钞盐制度研究》第三编第七章二:“而烽堠常警,边备莫撤,边储仍不可不备。” 禄米用作俸禄的粟米(古代官员俸禄,以米(粮)计算,故称“禄米”) 相并并排;并列。 唐 朱庆馀 《宫词》:“寂寂花时闭院门,美人相并立琼轩。” 宋 范成大 《偶题》诗:“蕉心榴萼俱无赖,要与春衫相并红。” 郡县古代两级行政单位,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 给贡职如郡县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郡县苦秦吏。——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 定东南郡县。——清· 邵长蘅《青门剩稿》 催科催收租税。租税有科条法规,故称。 宋 郑文宝 《江南馀载》上:“ 钱氏 科敛酷惨,民欠升斗,必至徒刑。 汤悦 、 徐鉉 尝使焉,云夜半闻声若麞麂号叫,及晓问之,乃县司催科耳。”《宋史·职官志三》:“以四善、三最考守令:……狱讼无寃、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。” 清 陈康祺 《郎潜纪闻》卷八:“而身为州县者,又往往急催科,缓抚字,瘠百姓,肥身家。”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