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明代王翃的《解语花·泥美人》 全文:描波如眼,饰翠如蛾,艳冶怜娇女。
 花身有质,人非玉、巧聚香尘重做。
 风姿楚楚。
 别唤起、邙山黄土。
 哑芙蓉、笑色初低,不似胭脂虎。
 谁惜断红零素。
 返眢井残魂,靘妆犹故。
 摹矜妙手,娉婷恨、西子未教歌舞。
 尤伤久立,心应痛、马魂檀组。
 恐夜来、销骨巫峰,梦里辞行雨。
 
 参考注释香尘(1).芳香之尘。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。语出 晋  王嘉 《拾遗记·晋时事》:“﹝ 石崇 ﹞又屑沉水之香如尘末,布象牀上,使所爱者践之。” 唐  沉佺期 《洛阳道》诗:“行乐归恒晚,香尘扑地遥。” 宋  柳永 《柳初新》词:“徧九陌、相将游冶,骤香尘、寳鞍骄马。” 元  王实甫 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:“若不是衬残红芳逕软,怎显得步香尘底样儿浅。” 明  唐寅 《题<梦草图>为陆勋杰》诗:“池塘春涨碧溶溶,醉卧香尘浅草中。” (2).佛教语。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六尘之一。《三藏法数·六尘》:“三,香尘,谓旃檀沉水饮食之香,及男女身份所有香等,是名香尘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