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姜特立的《除草篇》 全文:有客劝除草,草去眼中净。
 梵志反著袜,一国皆通病。
 颊上著三毛,精神乃殊胜。
 微云点太虚,不碍天宇莹。
 芳草有佳色,驻与俗士订。
 曾著骚人经,屡勤才子咏。
 因依仲蔚门,缭绕渊明迳。
 不入膏粱观,唯契山林性。
 吾家北窗下,旷土勿畦町。
 花草随意生,红绿同一盛。
 晨露共明蠲,夕烟相掩映。
 既傍竹阴清,又连苔色静。
 微薰入衣屨,余润侵筑磬。
 终日坐其间,心清神气定,心清神气定。
 诗酒颇相关,世事不足听。
 从渠笑吾痴,此意未易竟。
 
 名句书法欣赏 梵志反著袜,一国皆通病书法作品
参考注释梵志(1).梵语意译。指婆罗门。 印度 古代四个种姓之一。《旧唐书·西戎传·天竺》:“俗皆徒跣。衣重白色,惟梵志种姓披白叠以为异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外道》:“婆罗门……其人种类,自云从梵天口生,四姓中胜,独取梵名,惟五 天竺 有,餘国即无。诸经中梵志即同此名。” (2).梵语意译。古 印度 一切“外道”出家者的通称。《大智度论》卷五六:“梵志者,是一切出家外道。若有承用其法者,亦名梵志。” 南朝  梁  萧统 《同泰僧正讲》诗:“若人聆至寂,寄説表真冥;能令梵志遣,亦使群魔惊。” 唐 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健驮逻国》:“初,尊者( 脇尊者 )之为梵志师也,年垂八十,捨家染衣。” 宋  陈善 《扪虱新话·<原道>闢佛老》:“如《寳云经》所説,菩萨善解回转外道方便。菩萨於外道中化作七梵志、尼犍就学经法,精进勇猛,细密威仪,胜彼外道。” 通病 共同的毛病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