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名句 | 古今罪岁同一口,抚掌一笑皆愚儒 |
| 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宋代洪迈的《宿禅寂院》 全文: 名句书法欣赏
参考注释古今古代和现代 古今差异 罪岁归罪于年岁天灾。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王无罪岁,斯天下之民至焉。” 宋 黄庭坚 《奉和公择舅氏送吕道人研长韵》:“力耕不罪岁,嘉穀有逢年。” 同一(1) 相同;同样 同一实也。——汉· 王充《论衡·订鬼篇》 结束在同一的命运里 (2) 一致 抚掌(1).拍手。多表示高兴、得意。《三国志·魏志·武帝纪》“公用 荀攸 计”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无名氏《曹瞒传》:“公闻 攸 来,跣出迎之,抚掌笑曰:‘ 子远 ,卿来,吾事济矣!’” 北周 庾信 《哀江南赋》:“ 陆士衡 闻而抚掌,是所甘心; 张平子 见而陋之,固其宜矣。” 宋 乐史 《广卓异记·萧瑀》:“ 太宗 抚掌,极欢而罢。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诸王抚掌称快道:‘两个国手,原是天生一对。’” 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法时帆谑语》:“ 时帆 曰:‘ 孔 孟 二夫子著述千载,请公慎勿将其文再行割裂也。’闻者抚掌。” (2).犹言笑谈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衣食之餘,欲与亲知时共欢讌,虽不能兴言高咏,衔杯引满,语田里所行,故以为抚掌之资,其为得意,可胜言邪!” 唐 司空图 《擢英集述》:“翘心不朽,抚掌浮云。” 清 顾士荣 《<柳南随笔>序》:“著《虞初》、《诺皋》之异事,标解颐抚掌之新闻。” 愚儒昧于事理的儒者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丞相 李斯 曰:‘……今陛下创大业,建万世之功,固非愚儒所知。’”《汉书·张汤传》:“上问 汤 , 汤 曰:‘此愚儒无知。’” |
| 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