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句 | 丞相故宾客,顾盻忽屡迁 |
释义 | 名句出处出自清代王士祯的《冬日偶然作四首·其二》 全文: 参考注释丞相古代辅佐君主治理国家政务的职位最高的大臣 宾客(1) (2) 客人的总称 宾客盈门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 (3) 门客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得,皆白衣冠以送之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 顾盻(1).环视;左顾右盼。多形容自得。 宋 司马光 《观试骑射》诗:“扬鞭秋云高,顾盻有餘鋭。” 明 方孝孺 《益斋记》:“ 元直 长身昂然,顾盻峭耸。” (2).眷慕相视。《元朝秘史》卷二:“你两个年小的常相顾盻,明后休相弃。” (3).回头看望。 清 孙枝蔚 《插秧》诗:“珍惜频顾盻,不闻儿女啼。” 屡迁(1).多次变易。《易·繫辞下》:“《易》之为书也不可远,为道也屡迁。” 晋 陆机 《文赋》:“其为物也多姿,其为体也屡迁。” (2).多次迁徙。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此何与於 殷 人屡迁。” 李善 注:“言欲迁都 洛阳 ,何如 殷 之屡迁乎!”此言迁都。 宋 周密 《齐东野语·毕将军马》:“屡迁至 镇江 都统制、 扬州 承宣使、驍卫上将军。”此言迁官。 |
随便看 |
|
诗词名句大全包含1593047条名句词条,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诗词名句的释义及用法解析,是语文学习及写作的有利工具。